吳沿友

中国地球化学家

吳沿友(1966年),男,安徽貴池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

吳沿友
性別
出生1966年(57—58歲)
 中國安徽省貴池[1]
居住地貴州省貴陽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程度博士
母校安徽師範大學
貴州大學
四川大學
職業研究員
機構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研究領域喀斯特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濕地生態學

生平

編輯

1986年7月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1989年7月於貴州大學農學院獲碩士學位,1994年9月於四川大學植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94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1996年出站留所工作,1998年被聘為研究員。期間於2002年8月至2007年11月,在江蘇大學農業工程研究院任研究員。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3]

學術貢獻

編輯

主要從事喀斯特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濕地生態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專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省部級項目3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研究成果曾獲第四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獎、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6項,以第一發明人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7件,出版專著12部。

學術兼職

編輯

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濕地資源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貴州省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種子》雜誌編委。

獎項和榮譽

編輯
  • 1997年,獲貴州省青年科技獎
  • 2000年,獲國家科技部、中科院、中國科協科技扶貧先進個人
  • 2009年,獲貴州省首屆「青年創新人才獎」
  • 2011年,獲第四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 2011年,獲第四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 2013年,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2014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 2016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 2017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著作

編輯
  • 《喀斯特適生植物諸葛菜綜合研究》(1997年,貴州科技出版社)
  • 《生物:人類相依為命的朋友》(2000年,湖南教育出版社)
  • 《喀斯特地區扶貧開發理論與實踐》(2002年,貴州民族出版社)
  • 《諸葛菜的喀斯特適生性研究(2004年,貴州科技出版社)
  • 《道地中藥材茅蒼朮的品種選育原理與技術》(2009年,江蘇大學出版社)
  • 《泉州灣河口濕地植物的環境適應性》(2011年,科學出版社)
  • 《組培苗無菌檢測原理及技術》(2012年,科學出版社)
  • 《微藻碳酸酐酶生物地球化學作用》(2015年,科學出版社)
  • 《泉州灣河口濕地紅樹林生態恢復》(2015年,科學出版社)
  • 《植物的喀斯特適生性檢測原理與技術》(2018年,科學出版社)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著者 - 吴沿友 (1966~). 中國國家圖書館. [2021-09-03]. 
  2. ^ 吴沿友. 中國科學院大學. [2021-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3). 
  3. ^ 成员 吴沿友. 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1-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