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個體化是指在群體中因個人感覺自己被淹沒而導致個人意識和理解評價感喪失,個體認同被群體的目標認同所取代,個體難以意識到自身的價值與行為,自制力下降而導致人們加入到重複的、衝動的、情緒化的行為中去的過程。這個概念最早由利昂·費斯廷格等人提出。[來源請求]

成因 編輯

  • 個體成員的匿名
  • 個體會受到群體中的外在因素影響

相關研究的意義 編輯

關於去個體化的研究表明,適當的自我控制是社會穩定所必須的。

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張厚粲. 心理学. 2008: 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