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色勒庫爾語:Tujik,國際音標tudʒik漢語拼音:Tǎjíkè Z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定的56個少數民族之一,大部分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中國塔吉克族
總人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51,069[1]
分佈地區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阿克陶縣
語言
色勒庫爾語瓦罕語柯爾克孜語(阿克陶縣塔吉克族通用)
宗教信仰
什葉派伊斯蘭教伊斯瑪儀派
相關族群
伊朗人
色勒庫爾人

歷史 編輯

唐朝時,他們被稱為"Cina-deva-gotra" (梵文音譯,漢字音譯:至那提婆瞿呾羅支那提婆瞿怛羅脂那提婆瞿怛羅)。意為漢日天種日漢天種[2]名字起源于波利剌斯(阿契美尼德王朝[3],和新疆其他地區一樣。在20世紀40年代約9000塔吉克人居住在新疆。[4]伊寧事變時期,推進到南部的維吾爾族[5]蘇聯支持的叛亂分子破壞了塔吉克族作物,並攻擊了中國的塔吉克族。[6]

分佈 編輯

中國塔吉克族人口51,069人(2010年),生活在中國西部的新疆南部地區,60%生活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中國塔吉克族的母語是屬於帕米爾語族色勒庫爾語,另有少數族人講同一語族的瓦罕語。總之,他們的母語並非外界誤認為的塔吉克語。20世紀早期西方探險家稱他們為「色勒庫爾」[7][8]山地塔吉克[9]或者Ghalcha。[10]

語言 編輯

中國塔吉克族沒有官方文字。[11]主要說色勒庫爾語,此外受維吾爾語漢語瓦罕語影響很大[12] ,一小部分說瓦罕語[13]。色勒庫爾語和瓦罕語屬於東伊朗次語支帕米爾諸語言[14]

信仰 編輯

中國(高山)塔吉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伊斯瑪儀派尼扎里支派。1949年以前,中國(高山)塔吉克族與世界其他伊斯瑪儀派成員多有來往。1949年後,來往一度中斷,中國政府只允許了很少量伊斯瑪儀教派清真寺在新疆塔吉克族自治縣修建。但根據當地伊斯瑪儀派信仰傳統,許多宗教活動可在清真寺外進行,因此當地信徒並不熱衷於修建很多清真寺。中國政府限制外國的伊斯瑪儀派傳教士在中國公開對塔吉克族人傳播伊斯瑪儀教派尼扎里宗教領袖的思想。阿迦汗曾一度被禁止援助中國信徒,但近年來恢復了一定程度的交往。[15]阿迦汗四世於2008年-2009年對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無償援助了25萬美金幫助當地牧民。[16]

伊斯瑪儀派精神領袖阿迦汗四世曾於1981年訪問中國。2012年4月2日至4日,阿迦汗四世正式訪問中國烏魯木齊會見新疆自治區政府主席努爾·白克力,討論阿迦汗發展網(AKDN)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之間的合作。在會議舉行了建設性的會談,並同意在扶貧、教育、旅遊投資、金融服務等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合作。[17]

中國塔吉克族人口分佈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e Tajik Ethnic Group. 中國網. June 21, 2005 [200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2. ^ 房, 若愚; 葛豐交. Patriotic traditions of Tajiks (塔吉克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2009-03-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10). 
  3. ^ Gu, Bingshu. The Tajik People: Crown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PDF). Glamour of Traditions. [2009-03-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9-29). 
  4. ^ Andrew D. W. Forbes. Warlords and Muslims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a political history of Republican Sinkiang 1911-1949. Cambridge, England: CUP Archive. 1986: 6 [2010-06-28]. ISBN 0-521-25514-7. 
  5. ^ Eric Shipton, Jim Perrin. Eric Shipton: The Six Mountain-Travel Books. The Mountaineers Books. 1997: 488 [2010-10-31]. ISBN 0-89886-539-5. 
  6. ^ Andrew D. W. Forbes. Warlords and Muslims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a political history of Republican Sinkiang 1911-1949. Cambridge, England: CUP Archive. 1986: 204 [2010-06-28]. ISBN 0-521-25514-7. 
  7. ^ A Journey of Geographical and Archarological Exploration in Chinese Turkestan A Stein - 1904 - [sn] ... 15,800 feet above the sea, into Chinese territory on the Taghdumbash Pamir, using the yaks of the Sarikoli herdsmen...
  8. ^ The Heart of a Continent - Younghusband - ...an encampment belonging to a Sarikoli, who very kindly asked me to have some refreshment... (pg 242)
  9. ^ Through the Unknown Pamirs; the Second Danish Pamir Expedition 1898-99 By Ole Olufsen
  10. ^ Denis Crispin Twitchett, John King Fairbank.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71 [2011-01-11]. ISBN 0-521-21447-5. 
  11. ^ BARRY RUBIN. Guide to Islamist Movements. M.E. Sharpe. 2000: 71 [2011-01-11]. ISBN 0-7656-1747-1. 
  12. ^ Arlund, Pamela S. An Acoustic, Historical,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Sarikol Tajik Diphthongs.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2006: 1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0). 
  13. ^ Felmy, Sabine. The voice of the nightingale: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Wakhi culture in Hunza. Karac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 ISBN 0-19-577599-6. 
  14. ^ James Stuart Olson. An ethno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Chin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 319 [2011-01-11]. ISBN 0-313-28853-4. 
  15. ^ China: Xinjiang's Ismailis cut off from international Ismaili community. Refworld. [2020-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英語). 
  16. ^ 努尔·白克力会见阿迦汗四世. [2014-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17. ^ The Aga Khan visits Western China. Aga Khan Development Network. [2020-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18.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

類似情況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