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4年11月27日

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於2006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的時間段。本季的活躍程度與前一年相比遠遠不及,是繼2001年以來第一個沒有任何颶風美國登陸的大西洋颶風季,也是繼1994年大西洋颶風季以來首次在整個十月份都沒有熱帶氣旋形成。起初氣象學家預計在極其活躍的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後,2006年的活躍程度應該只會略低。然而,2006年迅速形成的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大西洋熱帶海域上空的撒哈拉空氣層,以及以百慕大為中心的亞速爾高壓這一強大二級高氣壓的持續存在,都令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動程度大幅降低。從10月2日以後一直到颶風季結束都完全沒有熱帶氣旋形成。熱帶風暴阿爾貝托登陸佛羅里達州,間接造成兩人死亡;颶風埃內斯托海地產生暴雨,直接導致該國和美國至少7人遇難。埃內斯托之後一共還形成了4場颶風,其中包括全季最強的海倫和戈登。整個颶風季一共造成14人喪生,經濟損失約5億美元。此外,2005年12月底形成的熱帶風暴澤塔一直持續到了2006年1月初,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二個跨日曆年的大西洋風暴。雖然其存在時間不在任何一年颶風季的正式時間段里,但仍然可以視為2005和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