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Yoyozhong/大雙心河

主題

編輯

戰爭

編輯

海明威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核心事實」。《大雙心河》暗示了大範圍的破壞和尼克個人的戰時戰後經歷,但都沒有直接寫明。 [1]海明威學者約瑟夫·弗洛拉(Joseph Flora)觀察到,海明威筆下的尼克「在生死問題上,比他以前處理得都更有意義」。 [2]傳記作家菲利普·楊(Phillip Young)認為《大雙心河》描述了一個年輕人「拼命努力不讓自己失去理智」的故事。[3]尼克受傷歸來,並成為海明威之後的故事和小說中經常使用的人物類型。該小說還引入了未言明之傷(an unspecified wound)這一主題,《太陽照常升起》中的角色傑克·巴恩斯把該主題推向了頂峰。 [3]海明威學者威廉·阿代爾(William Adair)認為,尼克的戰爭經歷和海明威不同,也許尼克的創傷比海明威的創傷更重,尼克的未言明之傷不應與海明威的創傷混淆,也不該直接將尼克之傷等同於海明威之傷。[4]

 
歐內斯特·海明威,攝於1918 年米蘭。他當時19 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彈片擊中,正在恢復中。

海明威最好的小說,如《大雙心河》,或許源於關於創傷的「黑暗思想(dark thoughts)」, [5]但傑克遜·本森(Jackson Benson)認為,海明威作品中自傳般的細節可以作為觀察日常生活的框架,不僅限於觀察尼克個人的經歷。 [6]他寫道,海明威在早期作品中根據真實情況創造了「假設」場景,並將其投射到一個虛構的人物身上——海明威的主角問自己:「如果我受傷了,並失去理智會怎麼樣?」。本森還認為,「海明威的大部分小說都像是夢境——他早期最好的小說經常被比作一場醒不來的噩夢,就像《我們的時代》中反覆出現的意象一樣。」 [7]

阿代爾認為書中的河流代表了福薩爾特附近的皮亞韋河,海明威在福薩爾特受迫擊炮所傷。書中的沼澤可能來自波托格蘭德戰役——海明威在 1922 年的一篇報刊文章中描述了這場戰役:「奧地利人和意大利人在齊腰深的沼澤中進攻和反擊」。 [8]此外,阿代爾認為,海明威受傷反映在尼克失去「最大的一條」魚的場景中,並帶有描述性意象,例如鞋子在水中「吱吱作響」,暗示了海明威的回憶「受傷後感覺靴子裡全是溫熱的水(血)」。 [9]

《流動的盛宴》中,海明威回憶起自己寫作《大雙心河》的畫面:「(我)坐在角落裡,午後的陽光越過我的肩膀,照在記事本上…… 我停筆後還不想離開這條河,我看到池塘里的鱒魚,因木橋倒影的影響,鱒魚的影子時而被拉長,時而膨脹。這個故事寫的是戰後感受,但文中並沒有提到戰爭。」 [10]

自然

編輯

海明威筆下的自然常常孕育着庇護和新生。他的人物常常回歸鄉野,尋求新生。在大自然的背景下,獵人或漁民超越了存在主義——尤其是殺死獵物的時刻。 [11] [12]《大雙心河》中,尼克途徑一座燒毀的小鎮,進入樹林,走向未受火災侵襲的河流。他旅途的動機是贖罪。這條河被稱為雙心之河,因為它為生命提供食物(魚)和救贖。 [13]尼克在一片「教堂般的樹林」中駐足,這與斯蒂芬·克萊恩的《紅色勇氣徽章》相呼應,書中的亨利·弗萊明也逃到了「教堂般的樹林」中。在這片林子中,尼克睡了自戰後以來的第一個安穩覺,並開始了自我療愈的過程。第二天一早,他就到河邊涉水去釣魚。起初,湍急的河流讓他感到害怕,他有幾次險些失去自控。 [14]

草地被露水弄濕了,尼克想趁太陽尚未把草曬乾前捉些蚱蜢當魚餌。他找到了許許多多好蚱蜢……它們很冷,被露水弄濕了,要等太陽曬熱了身子才能蹦跳。尼克專門挑中等大小的褐色蚱蜢,把它們撿起,放在瓶子裡。
—歐內斯特·海明威,《大雙心河》[15]

海明威青年時期常和家人一起在密歇根州北部的瓦隆湖避暑,他對密歇根的風景很熟悉,小說中對密歇根的描述模糊而夢幻。 [6]羅納德·伯曼(Ronald Berman)認為海明威將風景作為畫布,畫布上呈現了尼克的精神狀態。 [16]小說中對河水的描述可以和美國超驗主義作家亨利·戴維·梭羅瓦爾登湖的描述作比較。傳記作家邁耶斯(Meyers)認為這個故事融合了美國的原始主義和複雜性。尼克表現出一種失落感,「不僅僅是壓力下的優雅,而是圍攻下的優雅」。 [17]人們認為自然是好的,文明是壞的——這是美國文學的普遍主題,在馬克·吐溫19 世紀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和威廉·福克納20 世紀的《去吧,摩西》等美國經典作品中都有體現。 [18]

海明威學者蘇珊·比格爾(Susan Beegel)認為,海明威本質上是一位美國自然作家。她將其歸因於他的成長經歷:他的母親[./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ace_Hall_Hemingway 格蕾絲·海明威 (Grace Hemingway)]熱衷於 20 世紀初的「回歸自然」運動,而他的父親是醫生,教他科學,並帶着年少的他參加阿加西運動會議。海明威對自然的喜愛在《大雙心河》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就整體故事而言,他讓尼克深入偏遠鄉村尋找慰藉;就細節而言,他對蚱蜢的描述體現了阿加西「面向對象」的理念。 [19]

風格

編輯

冰山理論

編輯
如果散文作者足夠清楚自己在寫什麼,他可能會省略他知道的事情,如果作者描寫得足夠真實,讀者會強烈地感知到作者省略的東西,就像作者已經寫出來了一樣。冰山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一個作家如果不了解自己在寫什麼卻直接省略,只會使他的文章空洞無物。
——歐內斯特·海明威 《死在午後》[20]

受到艾茲拉·龐德的啟發,海明威將意象主義原則應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海明威早期小說的精簡、極簡主義風格都受到了龐德的影響。雖然有失尊敬,但他承認龐德「關於寫什麼和不寫什麼,他教給我的比任何一個活着的王八蛋都多」。他還向詹姆斯·喬伊斯學習,深化了精簡散文的理念。 [21]海明威 20世紀20 年代的短篇小說遵循了龐德對意象主義的嚴格定義; [22]傳記作家卡洛斯·貝克(Carlos Baker)寫道,在他的短篇小說中,海明威試圖學習如何「用最精簡的語言傳達最豐富的內涵,只講事實,卻傳達比事實更多的東西」。 [23]海明威將這種風格總結成一個技巧,他稱之為冰山理論:正如貝克所描述的那樣,事實浮在水面上,而包括象徵意義在內的結構則在看不見的水下支撐。 [23]

如果散文作者足夠清楚自己在寫什麼,他可能會省略他知道的事情,如果作者描寫得足夠真實,讀者會強烈地感知到作者省略的東西,就像作者已經寫出來了一樣。冰山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一個作家如果不了解自己在寫什麼卻直接省略,只會使他的文章空洞無物。
——歐內斯特·海明威 《死在午後》[24]

冰山理論被稱為「省略理論」。海明威相信,作家可以用一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傳達另一個物體或概念。在《大雙心河》中,他詳細闡述了尼克的單調活動。故事充滿了看似瑣碎的細節:尼克抓蚱蜢、煮咖啡、捕獲又失去一條大鱒魚。失去鱒魚是故事的高潮,尼克的興奮和緊張強烈到無法控制,以至於他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25]

雖然海明威花大量筆墨描述了尼克釣魚之旅中看似無關的細節,但他沒有談及也幾乎沒有暗示寫作動機:尼克經歷了一場災難性戰爭,返鄉後產生的情感動盪。 [26]海明威表示,他相信讓故事的核心和主旨變得更加尖銳,他寫道:「《大雙心河》講述的是一個戰後返鄉的故事……毆打是一種較早且可能更嚴重的毆打形式,因為那些遭受過毆打的人無法對這種情況發表評論,也不能忍受在他們面前提及這一點。所以任何有關戰爭的東西都被省略了。」 [27]弗洛拉認為,在《大雙心河》中,冰山理論的概念比海明威的任何其他作品都更加明顯。 [1]

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認為,海明威在《在我們的時代裡》仍然只是在風格上進行嘗試,由此可以看到海明威後來的極簡主義風格。這種風格與其說是來自嚴格的刪減,不如說是因為海明威想強化自己的風格。海明威的句子,比如「一開始是骨瘦如柴的小東西,然後慢慢長到合適的大小」, [28]避免使用複雜的語法,以反映尼克希望擁有簡單的釣魚之旅。對文本的分析顯示,文中約 70% 的句子是簡單句,用重複規避了從句,像兒童讀物。此外,重複使散文具有「韻律和儀式感」,強調了要點。段落的長度各不相同,短段落強化了角色行動。 [29]本森寫道,相比比海明威的其他作品,《印第安營地》和《大雙心河》更尖銳、更抽象,而且使用了簡單的句子和措辭——這是他在新聞寫作中學到的技巧。這些散文是永不過時,有近乎神話般的品質。 [22]

塞尚

編輯
 
海明威在談到保羅·塞尚的《楓丹白露森林》時說:「這就是我們在寫作中試圖做的事情,這個和這個,還有我們必須爬過的樹林和岩石」。 [30]

海明威非常崇拜塞尚,在寫作生涯早期,他的散文與塞尚的作品相呼應。他在 1949 年的一次採訪中說:「繼早期畫家之後,塞尚是我最喜歡的畫家……我在盧森堡博物館參觀上千次……學習並懂得了如何像他那樣描繪風景……」 [30]海明威希望《大雙心河》的結構和塞尚的作品一樣——前景清晰詳細,背景模糊帶過。 [31]在 1924 年 8 月給斯坦因的信中,海明威寫道:「我已經寫完了兩個長篇故事……我還寫完了去西班牙打仗之前寫的那本長篇小說。塞尚也去過西班牙,我在西班牙度過了地獄般的時光。這本書大約有 100 頁,我編造了一個沒有戰爭、國家繁榮昌盛的世界」。 [32]

海明威對河流和鄉村的描述受到了後印象派風格的影響,他還深受現代主義的影響。 [33]他經常參觀盧森堡博物館,觀賞塞尚的三幅畫作: 《埃斯塔克的融雪(L'Estaque)》 、 《農田庭院(Cour d'une ferme)》和《人民(Les Peupliers)》 。在海明威創造《大雙心河》之前,塞尚的一系列水彩畫在 Berheim-Jeune 畫廊展出。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中寫道,他「從塞尚的畫作中學到了:僅僅描繪簡單的事實遠遠無法傳達出我想要表達的深度」。 [34]

 
《埃斯塔克的融雪》塞尚。1871年

對比《大雙心河》與塞尚的畫作,伯曼觀察到海明威建立了「形態、空間和光影的表現」,而密集的描述性段落體現了「光影和形式……壓倒性的視覺,強烈關注空間性」,而在中景部分,「我們僅通過垂直的形態和深色來感知(樹木)」。[16]與塞尚的畫作一樣,海明威描繪的風景也是模糊的,並不代表任何具體的地方:塞尼鎮於 1891 年被燒毀,而不是 1919 年;尼克爬的那座山並不存在;從鎮上步行到尼克紮營的福克斯河也不是一天。 [35]

肯尼思·約翰斯頓認為海明威對象徵主義的運用可以用繪畫和筆觸來解釋,認為海明威對火災後的城鎮和鐵軌的描述是「划過風景」的文字,就像塞尚筆下的風景。 [36]大段對紮營地點和尼克單調活動的詳細描寫占據了故事的前景;而森林和險惡的沼澤則被弱化到了背景,描述模糊且一筆帶過。河流充當前景和背景之間的屏障,水位或深或淺,水流或慢或快。伯曼說,尼克是畫中的人物——出現在露營地的前景中,距離沼澤的黑暗背景有一段距離。 [37]

在沼地里,兩岸光禿禿的,巨大的雪松在頭頂上會聚在一起,陽光照不進來,只有一些斑駁的光點;在湍急的深水裡,在半明不暗的光線中,釣魚會是可悲的。在沼地里釣魚,是樁可悲的冒險行動。尼克不想這樣干。
——歐內斯特·海明威《大雙心河》[38]

象徵主義

編輯

尼克無法自省,也無法應對痛苦,海明威通過象徵主義、寄情於事和寄情於物來傳達這一點,使讀者能夠洞察尼克的動機。 [39]例如,當他到達塞尼時,他從火車上摔了下來,對被燒毀的城鎮感到震驚,但更深層次上,這是尼克對自身戰爭經歷的震驚。尼克離開被燒毀的土地,在炎熱的天氣里爬上一座小山,觀察小鎮的受損情況,燃燒和炎熱象徵着他對戰火紛飛的意大利的記憶,但他希望能夠重新開始:「小鎮不可能全部被燒毀,他知道的」。 [2]到了山頂,他休息了一會兒,抽了根煙,第一次開口說話。弗洛拉認為,說話象徵着他的人性,曾在戰爭中失去,現在正在開始回歸。 [40]

小鎮裡,河上的小橋仍然存在,河流象徵着時間和永恆、治癒和生與死的自然循環。尼克開啟釣魚之旅,或許是一種宗教追求,因為魚在基督教中有象徵意義[40]從小鎮出發,有一條道路通向人跡罕至的鄉野,穿過一座橋,橋下的鱒魚在水流中保持穩定,就像尼克需要保持穩定一樣。他從橋上瞥見一隻展翅欲飛的翠鳥,約翰斯頓指出,這種鳥象徵着「和平與安寧」。被連根拔的大樹起象徵着尼克因戰爭受到的巨大創傷。尼克小心翼翼地保護鱒魚的粘液層並將其放生,象徵着他的脆弱。露營地坐落在松樹林深處,作者以舒緩的綠色描繪周圍環境,象徵着安全。背景中除了三棵枯樹之外,隱約可見一片沼澤,尼克不會冒險去那裡。 [36]

尼克的帳篷沒有外面的曠野那麼黑暗,是一個安全的避難所。相反,沼澤被夜間薄霧籠罩,尼克有意不去想這個地方。當他早上醒來,從睡眠中恢復了能量,他感覺更強壯了,沼澤似乎不再那麼危險了。 [41] [[Category:密歇根州背景作品]]

  1. ^ 1.0 1.1 Flora (2004), 43
  2. ^ 2.0 2.1 Flora (2004), 42
  3. ^ 3.0 3.1 Young (1973), 8–9
  4. ^ Adair (1991), 586
  5. ^ Benson (1989), 352
  6. ^ 6.0 6.1 Benson (1989), 350
  7. ^ Benson (1989), 351
  8. ^ qtd. in Adair (1991), 585
  9. ^ Adair (1991), 586–587
  10. ^ qtd. in Flora (2004), 43
  11. ^ Stoltzfus (2005), 215–218
  12. ^ Berman (2011), 66
  13. ^ Flora (2004), 44
  14. ^ Flora (2004), 51
  1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Hemingway 1973 ed., 16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 ^ 16.0 16.1 Berman (2011), 61
  17. ^ Meyers (1985), 145
  18. ^ Flora (2004), 46
  19. ^ Beegel (2000), 63–71
  20. ^ qtd. in Oliver (1999), 322
  21. ^ Meyers (1985), 74, 126
  22. ^ 22.0 22.1 Benson (1975), 285–287
  23. ^ 23.0 23.1 Baker (1972), 117
  24. ^ qtd. in Oliver (1999), 322
  25. ^ Mellow (1992), 273–277
  26. ^ Oliver (1999), 321–322
  27. ^ qtd. in Johnston (1984), 32
  28. ^ Smith (1996), 45
  29. ^ Wells (1975), 130–133
  30. ^ 30.0 30.1 qtd. in Berman (2007), 39
  31. ^ Johnston (1984), 31
  32. ^ Baker (1981), 122
  33. ^ Berman (2011), 11
  34. ^ qtd. in Johnston (1984), 28–30
  35. ^ Berman (2007), 40
  36. ^ 36.0 36.1 Johnston (1984), 32–36
  37. ^ Johnston (1984), 31–32
  3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Hemingway17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9. ^ Zapf (2005), 161
  40. ^ 40.0 40.1 Flora (2004), 44–45
  41. ^ Flora (2004),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