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聖餐禮

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話題外部連結已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5 年前
基礎條目 聖餐禮屬於維基百科哲學與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再次懷疑此文的中立性 編輯

基本上,仍是一句﹕這條目很似是以基督徒為讀者群(常說「我們應該……」),令非基督徒難以明白,另外亦有偏幫一家之言的傾向,所以…我改了很多處…惡德神父 17:51 2005年12月18日 (UTC)

有關聖餐限制之問題,作者似乎忽略了一些新教宗派的觀點 編輯

有小部份的新教小宗派,例如聖約教會,並不要求領受者必須先受洗,只是要求領受者是相信基督即可,即使未受洗。即是說,一個小孩子只要說自己相信基督也可以領聖餐,這是其他新教教會不太接受的。 另外,有關領聖餐的時間,天主教和東正教是每一主日彌撒也有領聖餐的禮儀;而普遍的新教教會也只在一個月的頭一個或其中一個主日定為聖餐主日,只在當日才領聖餐;但是,少數新教教會,例如弟兄會,每個主日也領聖餐的

Matin Luther 13:05 2006年4月8日 (UTC)

「餅和酒」與「聖體聖血」 編輯

聖體聖血只是基督徒的信仰當中的事物,建議還是在文章中使用餅和酒,我已經在材料部分加入了基督徒的觀點說明,指明基督徒稱呼餅和酒為聖體聖血,不再稱為餅和酒,但是維基畢竟是給所有人看的,而不只是基督徒。請不要在頁面上添加「注意經祝聖后的麫餅和酒乃變成基督真身真血,故才被稱聖體聖血,絕不可再被稱麫餅和酒」這類類似於傳教的話語。ilovebach 07:56 2006年10月5日 (UTC)

    • 請不要以中文維基的廣泛性來貶低基督教信仰對聖餐(或聖體)的重要及立場。有關是聖體聖血亦有不同的觀點,就是在基督新教之中亦有不同,建議須加上。——戰場之狼 01:23 2006年12月12日 (UTC)
      • 加上帶有某些人立場的東西當然是可以的,其實這不違反中立原則,相反我認為只有大家都加上自己立場的東西,才能更好地體現中立原則,但是加入的用詞應當指明是什麼人的觀點。比如這一句話,如果說對於某某教派的教徒而言,祝聖后的餅和酒不能再稱為餅和酒,因為他們認為這已經變成了基督的真身真血,我覺得問題就不大了。ilovebach 11:39 2006年12月12日 (UTC)

感恩祭 編輯

過去天主教感恩節聖餐禮當中

用語 編輯

天主教的彌撒可被稱為彌撒聖祭、感恩祭、感恩禮、感恩祭宴

在天主教的聖體聖事(共融聖事)是鮮有稱為『聖餐』的,我認為應以聖體聖事(共融聖事)與改革宗之『聖餐』區分,因為兩者有分別的,理應尊重天主教本有的用語!

感恩節與天主教無關,只是美國本國傳統,故文中所說『感恩節聖餐禮當中』是筆誤

東正教也不用『聖餐』這名詞,而是用『事奉聖禮』,理應尊重教東正教本有的用語!【請參閱正教會的崇拜】

這樣的話就該另立目錄項目來說明,而整篇文章的用語應該統一。ilovebach 21:37 2006年10月5日 (UTC)
不是用語統不統一的問題,而是尊重各團體的傳統,尤其是信仰方面更要體貼。我覺得「尊重」比所謂的「用語應統一」更為重要,為何不妨在天主教的一段就用「聖體」和「聖血」?在那一段的文首開始表明「以下的文字中,『聖體』是指祝聖過的餅,而『聖血』是指祝聖過的酒」。希望你能夠合作一下。(上一次聖母瑪利亞的條目已說過的啦,對了,我還是叫多幾個天主教的維基人來幫幫手編輯。)--惡德神父 04:05 2006年12月12日 (UTC)
我沒明白你是針對那一句話說的這些,你認為應該在天主教段落中使用「聖體聖血」,在東正教段落中使用「事奉聖禮」是麼?那麼我想問,這兩樣東西,究竟是不是同樣的東西?是不是可以在一個條目中描述為東正教的A,和天主教的A,還是只能說成東正教的A和天主教的B? 如果是前一種情況,我覺得應該在總述裡面加以說明,如果是後一種情況,是否應該考慮單列條目?ilovebach 11:48 2006年12月12日 (UTC)
另:多叫幾個人來做什麼?希望是提升條目而不是打編輯戰,呵呵,在聖母瑪麗婭的條目裡面,我實在看不出你有提升條目的努力,所以只好放棄和你溝通,另尋解決的方法,希望你也能夠考慮一下編輯戰之外的方法。ilovebach 11:48 2006年12月12日 (UTC)
我把上面的不同稱謂加入到了各教派的觀點當中。

請不要在文章中加過多的黑體字 編輯

影響閱讀。ilovebach 21:42 2006年10月5日 (UTC)

「聖經中記載耶穌基督在被釘十字架上死的晚上,與十二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

這句話好像不太準確。應該是耶穌在被捕的當晚,與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他們吃的時候,猶大就出去賣主,隨後耶穌他們去到了克西馬尼園,在那裡耶穌被捕。

被捕後不是就審訊,然後就釘上十字架嗎? — 219.79.211.157 2007年5月6日 (日) 14:36 (UTC)回覆

捉住主幹,枝節不難辦 編輯

其實聖餐的問題不複雜。

全部的問題圍繞在這裡:他們正吃晚餐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去吃吧! 這是我的身體。」然後,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由其中喝吧!因為這是我的血,新約的血,為大眾傾流,以赦免罪過。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了,直到在我父的國里那一天,與你們同喝新酒。

我是基督徒,覺得這句話很熟悉,因此,對天主教徒、東正教徒來說,可能會不熟悉。他們用的聖經翻譯不同,文化也不同,但意思相去不遠(我說的是字面意思)。

當年耶穌說這話的時候,信徒們以為耶穌鼓勵信徒作食人族;今時今日信徒們也不明白這句話,似乎還是覺得自己很像食人族。 其實這些都不是賣弄人的聰明,只不過是遵守耶穌的教導。並不是懂了才接受聖餐,而是接受聖餐了才懂。 也沒有說過必須洗禮了才可以遵守聖餐。

文中的「是」存在爭議(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原文聖經兩處的確是「是」。因此,天主教說「是」即等於;基督教說「是」即比喻(大意如此,能力有限不可詳細說明)。宗教間的爭議已經不是新鮮話題,那是考古題目。以目前宗教的膠着狀態來看,還是列舉每一個宗教的觀點就可以了。大致上來說,多元角度就與中立差不遠了。

還有,儀式是相對的;信仰是絕對的,基督(新)教的儀式沒有必要墨守成規,這點要注意。 「洗禮了才遵守聖餐」對於基督(新)教來說並不是必要的,但常常強調;這不是來自聖經的規則,而是來自傳統。 這傳統是壞的嗎?不。對我來說,這個傳統是好的;對你們來說,這傳統不一定是壞的。

Meavel 2007年8月30日 (四) 18:23 (UTC)回覆


多謝這位網友的回應,但我作為天主教徒,想回應你的見解,同時我尊重新教朋友的看法。 首先,我們天主教徒每主日或每日參加感恩聖祭(彌撒)時,主祭(神父或主教)在祝聖聖體聖血時 1.必會先呼求聖神, 『...因此,我們求你派遣聖神,聖化這些禮品,使成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

2.然後唸成聖體及成聖血的經文(出自聖經) 『他甘願捨身受難時,拿起麵餅,感謝了你,把麵餅分開,交給他的門徒說: 你們大家拿去吃: 這就是我的身體, 將為你們而犧牲。』 『晚餐後,他同樣拿起杯來,又感謝了你,交給他的門徒說: 你們大家拿去喝: 這一杯就是我的血, 新而永久的盟約之血, 將為你們和眾人傾流, 以赦免罪惡。 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

我不認為天主教徒不熟這段聖經 編輯

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同宗派對共融聖事(聖餐)有不同的看法。

為正教來說,他們並沒有運用任何學說解釋聖餐(他們稱:事奉聖禮),但他們與我們天主教至少共同肯定,基督真實臨現於祝聖了的餅酒之中。

為天主教來說,上述經文很清楚說明,祝聖了的餅酒是等於基督之真身真血。 再者在福音裏,耶穌曾說,誰吃他的肉,飲他的血,才有永生,當時有人很反感而且離開,如果人誤解了,為向耶穌不向人解釋呢? 在書信中,宗徒(使徒)說領聖體聖事時要省察,否則就是干犯主身,若只是象徵意義【餅只是代表主身、酒只是代表主血】,何需認真∕虔誠呢?

還有,你或許認為天主教∕正教墨守成規,很儀式化,其實相反是因我們對聖體聖事之尊敬,這件聖事是教友的信仰生活的泉源和中心,故天主教亦稱至聖的聖事;正教則稱為聖事中的聖事。所以,人不能胡亂丟棄聖體聖血。

再者,我們天主教不是執著於枝節(如:材料∕主禮),而是因為這是構成聖事之有效性。例如:一個人若沒有領受有效的主教或司鐸聖秩,舉行感恩祭既是非法,又是無效;餅也一定要是無烤的,除非得教宗特別批准,否則亦是無效。 lilok 16/4/2008

「代表」就必認真?這是什麼道理?中國人從來接聖旨都要下跪,難道聖旨真變成皇上嗎? 唱國歌時站立又如何? .. 「代表」也必須認真。 -- 59.148.232.130 (留言) 2008年9月16日 (二) 01:47 (UTC)回覆

儀式 編輯

其實對基督新教來說,聖餐的餅是什麼做的,酒是什麼做的,並非很重要。有些人因為傳統,有些人因為要符合當地的風俗或飲食習慣。 比如有些人對酒敏感,就改喝葡萄汁。

比較看重的是儀式中所代表的神學意義。 比如某些天主教派發聖餐是信徒一起向神父領聖餐,而且不可以咬碎餅。因為他們認為耶穌的身體不能咬。 基督教則可以咬碎餅,也是向牧師領聖餐,有些是牧師下來派給信徒,有些是信徒跪下,牧師派發聖餐。 有些強調要一起吃喝,有些強調拿了就吃喝。 某些教會強調洗禮了還不夠,還要有堅陳禮才可以領聖餐。

還有些教會用大杯傳遞酒

Meavel 2007年8月31日 (五) 08:19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聖餐禮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13日 (三) 07:3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聖餐禮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0日 (五) 07:17 (UTC)回覆

返回 "聖餐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