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燮明(1922年2月—2000年10月9日),安徽桐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軍人,曾任貴池縣人民政府縣長。

高燮明
拍攝於1985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貴池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任期
1953年5月—1956年5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貴池縣人民委員會縣長
任期
1956年5月4日—1958年5月
前任張珍(貴池縣人民政府縣長)
繼任徐世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貴池縣人民委員會縣長
任期
1963年11月5日—1968年5月12日
前任何自清
繼任王慶德(貴池縣人民委員會主任)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22年2月
 中國安徽省貴池縣阮橋鄉天然村(今屬池州市貴池區秋江街道
逝世2000年10月9日(2000歲—10—09)(78歲)
 中國安徽省池州地區貴池市池陽街道池州地區人民醫院
(今池州市貴池區清風街道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民族漢族
國籍 中華民國(1922-1928)
 中華民國(1928-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2000)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居住地安徽省池州地區貴池市池陽街道(今池州市貴池區主城區)
職業政治人物、軍人
軍事背景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簡介 編輯

早年經歷 編輯

高燮明是安徽省桐城縣人,原名高秀山[1],1922年出生於貴池縣阮橋鄉天然村一個地主家庭。他自幼聰明、講究義氣,很受鄰里歡迎[1]

17歲時,因不滿當地一名吳姓地主的不法行為,高秀山同地主爭吵[1]。為躲避糾紛,高秀山的父親將他帶回桐城,在當地的一所中學讀書,知道1942年(民國31年)才回到貴池出生地開辦私塾行醫

1942年初冬,一名中共黨員的病被高秀山治癒。他勸說高秀山從事革命工作。不久,高秀山加入新四軍。當時貴池縣全境屬於汪精衛政權控制,高秀山因剷除叛變分子被當地鄉公所抓捕,不久被解救。高秀山從此改名為高燮明,繼續從事革命工作。

1947年3月,高燮明加入中國共產黨

工作後經歷 編輯

1947年7月臨朐戰役中,高燮明的左腿因被國軍炮彈擊中而致殘。因此,同年11月,他被安排到一軍校休養、學習,1949年擔任書記。

1950年3月,高燮明退役。不久任池州專署之民政員。1952年,擔任桃坡區人民政府區長。1953年,任貴池縣副縣長。1955年2月,任貴池縣人民政府縣長。

1954年夏,長江洪水,貴池沿江各鄉鎮均受災,所以高燮明上任後,大興水利,貴池沿江地區從此不受洪災侵襲。1958年,因反對「大躍進」,被打成「右派」,直到1962年9月才恢復工作。

1978年,調任池州地區血吸蟲病預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1]。1983年3月,任安慶地區行政公署顧問。1984年12月退休。

退休後經歷 編輯

1985年初,貴池縣池州鎮人民政府為他安排住所[2]。2000年10月9日去世,享年78歲。

評價 編輯

高燮明嚴於律已、事事躬行,1960年,他將自己身患殘疾的妻兒從池州鎮送至貴池縣南部山區支援當地農業。

高燮明清正廉潔,生活儉樸。臨終時遺物僅有一隻手錶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列表 編輯

  1. ^ 1.0 1.1 1.2 1.3 胡勝利主編. 第二十一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貴池市志(1988-2000) (合肥: 黃山書社). 2009.08: 586. ISBN 978-7-5461-0502-4. 
  2. ^ 胡勝利主編. 第二十一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貴池市志(1988-2000) (合肥: 黃山書社). 2009.08: 587. ISBN 978-7-5461-0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