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恭靖(?—?),隴西郡狄道縣(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人,東晉官員。

生平 編輯

辛恭靖年少時有才幹,才智與度量過人。東晉隆安元年(397年),後秦姚萇派遣兒子姚崇進攻湖城和上洛,又派遣將軍楊佛嵩圍困洛陽。東晉建威將軍、雍州刺史郗恢派遣建武將軍辛恭靖救援洛陽,梁州刺史王正胤率領部隊出兵子午谷作為援軍,姚崇害怕因而退兵[1]。之後辛恭靖出任河南郡太守。隆安三年(399年)七月,姚興派遣齊公姚崇、鎮東將軍楊佛嵩圍困洛陽,辛恭靖據守城池牢固設防,向北魏請求支援,北魏派遣太尉穆崇率領六千騎兵支援[2][3][4]。辛恭靖堅守一百多天,北魏救兵仍未到,西秦在十月攻陷洛陽,辛恭靖被俘虜到長安[5]。辛恭靖到了長安,見了姚興也不下拜,姚興對辛恭靖說:「朕將要任命您統管東南事務,可以嗎?」辛恭靖正言厲色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羌賊臣。」姚興大怒,將辛恭靖幽禁在別室。過了三年到了元興年間,桓玄派遣使者出使後秦,請求接回辛恭靖和何澹之,姚興留下辛恭靖,將何澹之送回,辛恭靖欺騙看守,於是翻牆逃走,回到江東[6][7]晉安帝司馬德宗對辛恭靖十分讚許。桓玄請辛恭靖出任諮議參軍,將辛恭靖位列朝會之首,辛恭靖不久因病去世[8]

延伸閱讀 編輯

[]

 晉書·卷089》,出自房玄齡晉書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姚萇遣其子略攻湖城及上洛,又使其將楊佛嵩圍洛陽。恢遣建武將軍辛恭靖救洛陽,梁州刺史王正胤率眾出子午谷,以為聲援。略懼而退。
  2. ^ 《魏書·卷二·帝紀第二》:姚興遣眾圍洛陽,司馬德宗將辛恭靖請救。
  3. ^ 《魏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五》:姚興圍洛陽,司馬德宗將辛恭靖請救,太祖遣崇六千騎赴之。未至,恭靖敗,詔崇即鎮野王,除豫州刺史,仍本將軍。
  4.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一》:秦齊公崇、鎮東將軍楊佛嵩寇洛陽,河南太守隴西辛恭靖嬰城固守。
  5. ^ 《晉書·卷十·帝紀第十》:冬十月,姚興陷洛陽,執河南太守辛恭靖。
  6. ^ 《晉書·卷一百十七·載記第十七》:桓玄遣使來聘,請辛恭靖、何澹之。興留恭靖而遣澹之,謂曰:「桓玄不推計歷運,將圖篡逆,天未忘晉,必將有義舉,以吾觀之,終當傾覆。卿今馳往,必逢其敗,相見之期,遲不雲遠。」初,恭靖至長安,引見興而不拜,興曰:「朕將任卿以東南之事。」靖曰:「我寧為國家鬼,不為羌賊臣。」興怒,幽之別室。至是,恭靖亦逾牆遁歸。
  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一》:辛恭靖固守百餘日,魏救未至,秦兵拔洛陽,獲恭靖。恭靖見秦王興,不拜,曰:「吾不為羌賊臣。」興囚之,恭靖逃歸。
  8. ^ 《晉書·卷八十九·列傳第五十九》:辛恭靖,隴西狄道人也。少有器干,才量過人。隆安中,為河南太守。會姚興來寇,恭靖固守百餘日,以無救而陷,被執至長安。興謂之曰:「朕將任卿以東南之事,可乎?」恭靖厲色曰:「我寧為國家鬼,不為羌賊臣。」興怒,幽之別室。經三年,至元興中,誑守者,乃逾垣而遁,歸於江東,安帝嘉之。桓玄請為諮議參軍,置之朝首。尋而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