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席聘(1878年—1957年)國珍直隷省保定府清苑縣(今河北省保定市區趙莊村)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1][2][3]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4]

生平 編輯

趙席聘是馮玉祥手下的劉郁芬的姑表兄。[1][2][3]幼年趙席聘在本村上小學。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入袁世凱武衛右軍,不久升哨官。光緒二十八年五月(1902年),入保定北洋陸軍行營將弁學堂,光緒二十九年(1903)春畢業後,回武衛右軍任副隊官(馮玉祥任隊官)。宣統二年(1910年),任陸軍第二十鎮第四十協第八十標連長。[3]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趙席聘任第十六混成旅營長。1918年起,歷任團長、西北軍騎兵第八旅少將旅長。[3] 1925年12月16日,趙席聘接替王學伊出任甘肅省警務處處長兼甘肅省會警察廳廳長,後來被丁振中接替。[5][6]

1926年6月中下旬,丁振國吉鴻昌部先後到達蘭州劉郁芬命令全線反擊,命寧夏馬鴻賓馬鴻逵部南下固原,襲擊張兆鉀的側後方,威脅平涼;同時解除了皖系吳桐仁肅州鎮守使職務,調河州鎮守使裴建准接任;任命甘肅省警務處處長趙席聘為河州鎮守使,以防備甘邊寧海鎮守使馬麒涼州鎮守使馬廷勷攻擊國民軍的側後方。[7]

1927年,趙席聘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17師師長。1928年(民國17年)10月,任甘肅省政府委員。[1][2]他還曾代理甘肅省主席。[3]1929年,隨着裁軍,趙席聘改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暫編騎兵第8旅旅長。[1][2]1930年5月,任馮玉祥部第十八路軍中將總指揮,後來出任第十三軍中將軍長、西安城防司令德語Stadtkommandant,參加中原大戰。中原大戰後,馮玉祥下野,趙席聘也離職閒居。[3]1931年(民國20年)8月去職。[1][2]

趙席聘作為軍人十分勇猛,但政治能力不高。在擔任河州鎮守使期間,對當地回族的統治較為嚴酷。他還對回族將領馬仲英的父親處刑,導致馬仲英發動第四次河湟事變[1][2]

1957年,趙席聘在北京病逝。[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王勁. 甘寧青民国人物. 蘭州大學出版社. 1995. ISBN 7-311-00902-2. 
  2. ^ 2.0 2.1 2.2 2.3 2.4 2.5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赵席聘,保定地方志,2013-01-30. [2013-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4. ^ 一說十三太保中沒有趙席聘,而有韓占元
  5. ^ 甘肅省省會警察局,隴南生活網,2012-8-12[永久失效連結]
  6. ^ 郭卿友主編,中華民國時期軍政職官志,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年
  7. ^ 甘肅是北伐戰爭革命根據地之一,根據地的領導核心是中國共產黨,星島環球網,2012-12-20[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