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參考站技術(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簡稱VRS)也稱虛擬基準站技術,是一種網絡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通過在某一區域內建立構成網狀覆蓋的多個GPS基準站,在流動站附近建立一個虛擬基準站,根據周圍各基準站上的實際觀測值算出該虛擬基準站的虛擬觀測值,實現用戶站的高精度定位。[1]

虛擬參考站技術主要由控制中心、固定站和用戶3部分組成。與常規的RTK測量不同,VRS網絡各固定參考站不直接向移動用戶發送任何改正信息,而是將所有的原始數據通過數據通訊線發給控制中心。同時,移動用戶在工作前,先通過GSM的短信息功能向控制中心發送一個概略坐標,控制中心收到這個位置信息後,根據用戶位置,由計算機自動選擇最佳的一組固定基準站,根據這些站發出來的信息,整體的改正GPS的軌道誤差,電離層對流層大氣折射引起的誤差,將高精度的差分信號發送給移動站。這個差分信號的效果相當於在移動站旁邊,生成一個虛擬的參考基站,從而解決了RTK作業距離上的限制問題,並保證了用戶的精度。2000年,美國天寶公司正式推出了該項技術。[2]

與傳統的RTK技術相比,VRS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提高了定位精度,擴大有效工作範圍。[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测绘学名词(第三版) (M) 3.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0年6月1日. ISBN 9787030268532. 
  2. ^ 王平. 虛擬參考站——GPS網絡RTK技術[J]. 測繪通報,2001,(S1):4-5+8. [2017-08-05].
  3. ^ 唐文剛,王建輝,金元德. 虛擬參考站系統的設計與建立[J]. 現代測繪,2004,(02):13-15. [201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