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蜆(學名:Cyrenodonax formosana),俗名「花蛉」[1]花蛤,是簾蛤目蜆科花蜆屬的一種[3][4][5]。其種加詞formosana」意為「台灣的」。

花蜆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 雙殼綱 Bivalvia
目: 簾蛤目 Venerida
科: 花蜆科 Cyrenidae
屬: 花蜆屬 Cyrenodonax
種:
花蜆 C. formosana
二名法
Cyrenodonax formosana
(Dall, 1903)
異名
  • Corbicula formosana[1][2](原來組合)

本物種為台灣特有種,早在3000年前的貝塚已存在,到清末時數量仍然很多,但於1960代後期到1970年代初期間[1]滅絕[3][4][5]

分佈 編輯

南投縣日月潭,台中,彰化縣,桃園,彰化縣鹿港,雲林縣斗南,台北縣淡水河,台北基隆河,台南縣,小琉球,高雄縣[3][4][5][1]

生長性狀 編輯

殼薄而脆,成闊型橢圓狀;殼面呈淡褐紫色,有黑條射紋;殼內面帶紫色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陳再傳. 淡水河中浮崙(Corbicula subsulcata Clessin)及花蛤(Corbicula formosana Dall)之滅絕. 貝類學報. 1974, 1: 91–92 [2015-04-04]. 
  2. ^ 堀川安市. 台灣產淡水貝の生態. 台灣博物學會會報. 1935, 25 (142): 226–231 (日語). 
  3. ^ 3.0 3.1 3.2 花蜆. 台灣貝類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2) (中文(繁體)). 
  4. ^ 4.0 4.1 4.2 花蜆 Cyrenodonax formosana (Dall, 1903).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BIF). [2018-01-03]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花蜆 Cyrenodonax formosana (Dall, 1903).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