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椿,1906年—1979年[1](另說1909年出生[2]) ,英文:Cheng-chuang Wang台灣物理學家、教育家。台灣原子能太陽能先驅,台灣現代太陽能利用的奠基人[3][4]。字壽岩浙江慈谿[5]

生平 編輯

生於大清寧波府慈谿縣慈城鎮,今屬寧波市江北區。父親王如璋中華民國海軍軍官;伯父王鳳喈,第二批留美幼童[4]。早年天資卓絕,未念過小學即於1919年考入北平育英中學,今北京市育英中學。1929年,畢業於國立北京大學物理系。赴美國留學,在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物理研究所。[1]

返國後,曾任中國大學講師、副教授。後任東北大學教授[1]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中央飛機製造廠工程顧問。曾任國立貴陽醫學院教授,兼任訓育主任。曾任重慶大學教授。並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科學儀器製作所主任。[1]

抗日戰爭勝利後,赴上海,擔任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兼訓導長[1]。曾抗議當局逮捕同濟大學學生[6]

1949年,赴台灣,任國立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1962年,曾建言國立師範學院理學分設物理、化學兩系。曾兩度赴美國研究太陽能,委任為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榮譽研究員。並在台灣工業界擔任要職,曾任台灣中央飛機製造廠廠長,台灣儀器製造廠廠長。[2]

1960年,委任為台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委員,台灣標準局委員。曾任台灣中國理化教育協會理事長[2]

太陽能 編輯

王在太陽能研究領域頗為知名,其推廣太陽能利用也不遺餘力。美國能源部曾授予王「太陽能研究成就獎」。[2]

1978年,王出席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國際太陽能學術會議,擔任大會第一主席,是華人首次領導國際太陽能組織。[2]

曾發明日光熱水器、日光蒸餾器和日光海水淡化器,被美國新聞總署推廣,也曾在台灣推廣利用太陽能將海水轉化為蒸餾水[2][3][4]

家庭 編輯

著作 編輯

  • 台灣教科書《高中物理》,1965年首版,與趙金祁合著
  • 台灣科普教科書《物理學》,1951年首版,與周昌壽合著,台灣商務出版
  • 台灣教科書《怎樣教物理》,1957年出版,中正書局出版
  • 《日光能概論》,1964年

紀念文集 編輯

參考鏈接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王懿雲. 我的经历与见闻. 2009年12月10日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中文(簡體)). 
  2. ^ 2.0 2.1 2.2 2.3 2.4 2.5 留學人員數據庫. 王成椿.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圖書館. 2013-06-17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中文(簡體)). 
  3. ^ 3.0 3.1 莊峻華. 日光能源. 2013-06-17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中文(繁體)). 
  4. ^ 4.0 4.1 4.2 4.3 謝振聲. 科技编辑家王丽云. 政協寧波市江北區委員會. 發布日期:2012-12-11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中文(簡體)). 
  5. ^ 国民党百年人物. 諸暨市檔案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3-5-3 15:42:43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8) (中文(簡體)). 
  6. ^ 第二节 反对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权统治的青年运动.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中文(簡體)). 
  7. ^ 江北新聞網. 科技编辑家王丽云. 新江北.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中文(簡體)). 
  8. ^ 數位典藏. 懷念恩師王成椿教授. 傳記文學. 2008年4月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