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系列賽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系列賽(Australian Open Series,或者簡稱「澳網系列賽」)是每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開幕之前舉辦的一系列網球比賽。截至2020年,有五項比賽被澳大利亞網球協會正式認定為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系列賽,分布在澳大利亞各個地方舉行,為每年的第一個大滿貫賽事熱身。 [1]

比賽

編輯

第一周

編輯

ATP杯是一項以國家為單位的男子網球團體比賽,場地類型為戶外硬地,於2020年1月舉辦了第一屆比賽。ATP杯賽制為將24個團隊分成6組,每組4個團隊,分布在澳大利亞的三個城市進行比賽。六個小組第一加上兩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將進入到淘汰賽,淘汰賽和決賽階段比賽在悉尼舉行。

年份 冠軍 亞軍 得分
2020年   塞爾維亞   西班牙 2–1
2021年   俄羅斯   義大利 2–0
2022年   加拿大   西班牙 2–0

布里斯班國際賽是在昆士蘭州布里斯班的室外硬地球場上進行的職業網球比賽,為男子和女子合辦賽事。布里斯班國際賽是女子網球協會(WTA)組織的WTA頂級賽賽事之一,該賽事本來也是ATP世界巡迴賽250系列賽事的一部分,但在舉辦ATP杯之後就取消了男子比賽。每年一月在昆士蘭網球中心舉行。

賽事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女子單打 (2009–至今) 2009   維多利亞·阿扎倫卡   瑪麗昂·巴托利 6–3, 6–1
2010   金·克萊斯特絲   賈斯汀·海寧 6–3, 4–6, 7–6(8–6)
2011   佩特拉·克維托娃   安德烈婭·佩特科維奇 6–1, 6–3
2012   卡婭·卡內皮   達妮埃拉·漢圖楚娃 6–2, 6–1
2013   塞雷娜·威廉姆斯   安娜斯塔西亞·帕夫柳琴科娃 6–2, 6–1
2014   塞雷娜·威廉姆斯 (2)   維多利亞·阿扎倫卡 6–4, 7–5
2015   瑪麗亞·莎拉波娃   安娜·伊萬諾維奇 6–7(4–7), 6–3, 6–3
2016   維多利亞·阿扎倫卡 (2)   安潔莉克·科貝爾 6–3, 6–1
2017   卡羅利娜·普利什科娃   阿莉澤·科爾內 6–0, 6–3
2018   伊莉娜·斯維托莉娜   艾莉克珊德拉·薩斯諾維奇 6–2, 6–1
2019   卡羅利娜·普利什科娃 (2)   莉希亞·朱蓮科 4–6, 7–5, 6–2
2020   卡羅利娜·普利什科娃 (3)   麥迪遜·凱斯 6–4, 4–6, 7–5
男子單打 (2009–19) 2009   拉德克·斯泰潘內克   費爾南多·貝爾達斯科 3–6, 6–3, 6–4
2010   安迪·羅迪克   拉德克·斯泰潘內克 7–6(7–2), 7–6(9–7)
2011   羅賓·索德靈   安迪·羅迪克 6–3, 7–5
2012   安迪·穆雷   亞歷山大·多爾戈波洛夫 6–1, 6–3
2013   安迪·穆雷 (2)   格里戈爾·季米特洛夫 7–6, 6–4
2014   萊頓·休伊特   羅傑·費德勒 6–1, 4–6, 6–3
2015   羅傑·費德勒   米洛斯·拉奧尼奇 6–4, 6–7(2–7), 6–4
2016   米洛斯·拉奧尼奇   羅傑·費德勒 6–4, 6–4
2017   格里戈爾·季米特洛夫   錦織圭 6–2, 2–6, 6–3
2018   尼克·克耶高斯   瑞恩·哈里森 6–4, 6–2
2019   錦織圭   丹尼爾·梅德韋傑夫 6–4, 3–6, 6–2

第二周

編輯

阿德萊德國際俱樂部是WTA巡迴賽和ATP巡迴賽的一部分。首屆比賽在2020年1月舉辦,並將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之前的最後一周在升級後的紀念大道公園球場中舉行。

庫場精英表演賽是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前夕舉辦的一項表演賽。根據參加比賽的球員數量的不同,表演賽的形式已經改變,儘管在大多數年份中,男子單打和女子單打都具有特色。在1988年比賽移至墨爾本公園之前,庫場是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主辦地。

霍巴特國際錦標賽是女子職業網球比賽,在澳大利亞霍巴特的霍巴特國際網球中心舉行。自1994年以來,它一直是女子網球協會(WTA)巡迴賽的一部分,並被列為WTA250巡迴賽的賽事之一(以前是Tier IV以及國際賽)。它是在戶外硬地比賽,並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之前一周舉行。

比賽 冠軍 亞軍 分數
女子單打 2009年   佩特拉·科維托娃   伊維塔·貝內索沃 7-5、6-1
2010年   阿羅娜·邦達連科   沙哈爾·佩爾 6–2、6–4
2011年   賈米拉·格羅斯   畢丹妮·馬泰克·桑德斯 6–4、6–3
2012年   莫娜·巴特爾   雅尼婭·維克梅耶爾 6–1、6–2
2013年   葉連娜·韋斯寧娜   莫娜·巴特爾 6–3、6–4
2014年   加爾比尼·穆古魯扎   克拉拉·庫卡洛娃 6–4、6–0
2015年   希瑟·沃森   麥迪遜·布倫格 6–3、6–4
2016年   阿里茲·科內特   尤金妮·布沙爾 6–1、6–2
2017年   埃莉斯·梅爾滕斯   莫妮卡·尼庫列斯庫 6–3、6-1
2018年   埃莉斯·梅爾滕斯(2)   米哈埃拉·布贊涅斯庫 6–1、4–6、6–3
2019年   索非亞·肯寧   安娜·卡羅琳娜·施米德洛娃 6–3、6–0
2020年   埃琳娜·萊巴金娜   張帥 7–6 (9–7) ,6–3

第三周和第四周:澳網

編輯

年度四大滿貫的第一項賽事,通常在1月的第二個星期在墨爾本的墨爾本公園連續舉辦兩周。 2020年的比賽在2月的第一周結束,2021年則在2月的第二周進行。

停辦賽事

編輯

霍普曼杯

編輯

霍普曼杯是是由八個國家參加的男女混合團體賽,參賽的每個國家派出一男一女組合參加比賽。比賽最初在Burswood穹頂球場舉行,在2014年移至珀斯競技場。由於澳大利亞舉辦了ATP杯,該賽事最終停止舉辦。霍普曼杯曾經吸引了數位頂級球員,其中包括羅傑·費德勒,他與同胞貝琳達·本西奇贏得了最後一屆霍普曼杯賽事冠軍。

年份 優勝隊伍 選手
31 2019   瑞士 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

貝琳達·賓錫絲(Belinda Bencic)

30 2018   瑞士 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

貝琳達·賓錫絲(Belinda Bencic)

29 2017   法國 里夏爾·加斯凱(Richard Gasquet)

克里斯蒂娜·美拉德諾維奇(Kristina Mladenovic)

28 2016   澳大利亞 尼克·基里奧斯(Nick Kyrgios)

達里婭·加夫里洛娃(Daria Gavrilova)

27 2015   波蘭 傑西·詹努維克茲(Jerzy Janowicz)

阿格涅什卡·拉德萬斯卡(Agnieszka Radwańska)

26 2014   法國 若-威爾弗里德·特松加(Jo-Wilfried Tsonga)

阿莉澤·科爾內(Alize Cornet)

25 2013   西班牙 費爾南多·貝爾達斯科(Fernando Verdasco)

安娜貝爾·梅迪娜(Anabel Medina)

24 2012   捷克 托馬什·貝爾迪赫(Tomáš Berdych)

佩特拉·克維托娃(Petra Kvitová)

23 2011   美國 約翰·伊斯內爾(John Isner)

比丹妮·瑪迪克-辛特斯(Bethanie Mattek-Sands)

22 2010   西班牙 托米·羅布雷多(Tommy Robredo)

瑪麗亞·桑切斯(Martínez Sánchez)

21 2009   斯洛伐克 多米尼克·赫巴蒂(Dominik Hrbatý)

多米尼卡·齊布爾科娃(Dominika Cibulková)

20 2008   美國 費什(Mardy Fish)

塞萊娜·威廉士(Serena Williams)

19 2007   俄羅斯 德米特裡·圖爾蘇諾夫(Dmitry Tursunov)

佩卓娃(Nadia Petrova)

18 2006   美國 泰勒·丹特(Taylor Dent)

麗莎·雷蒙(Lisa Raymond)

17 2005   斯洛伐克 多米尼克·赫巴蒂(Dominik Hrbatý)

漢圖可娃(Daniela Hantuchová)

16 2004   美國 詹姆斯·布萊克(James Blake)

達文波特(Lindsay Davenport)

15 2003   美國 詹姆斯·布萊克(James Blake)

塞萊娜·威廉士(Serena Williams)

14 2002   西班牙 托米·羅布雷多(Tommy Robredo)

桑切斯 (Arantxa Sánchez Vicario)

13 2001   瑞士 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

瑪蒂娜·辛吉斯(Martina Hingis)

12 2000   南非 韋恩·費雷拉(Wayne Ferreira)

阿曼達·柯茲兒(Amanda Coetzer)

11 1999   澳大利亞 馬克·菲利普西斯(Mark Philippoussis)

耶萊娜·多基奇(Jelena Dokić)

10 1998   斯洛伐克 卡羅爾·庫切拉(Karol Kučera)

卡琳娜·哈蘇朵娃(Karina Habšudová)

9 1997   美國 賈斯汀·吉梅爾斯托布(Justin Gimelstob)

嬋達·魯賓(Chanda Rubin)

8 1996   克羅地亞 戈蘭·伊萬尼塞維奇(Goran Ivanišević)

伊娃·瑪喬莉(Iva Majoli)

7 1995   德國 貝克(Boris Becker)

安克·胡貝爾(Anke Huber)

6 1994   捷克 佩特·科爾達(Petr Korda)

諾沃特娜(Jana Novotná)

5 1993   德國 米夏埃爾·施蒂希(Michael Stich)

施特菲·格拉芙(Steffi Graf)

4 1992   瑞士 雅各布·赫拉塞克(Jakob Hlasek)

瑪努埃拉·馬列娃(Manuela Maleeva-Fragniere)

3 1991   南斯拉夫 戈蘭·普爾皮奇(Goran Prpić)

莫妮卡·塞萊斯(Monica Seles)

2 1990   西班牙 埃米利奧·桑切斯(Emilio Sánchez)

桑切斯(Arantxa Sánchez Vicario)

1 1989   捷克 米洛斯拉夫·梅奇日(Miloslav Mečíř)

海倫娜·蘇科娃(Helena Suková)

悉尼國際賽

編輯

悉尼國際賽(以前稱為新南威爾士州冠軍賽和新南威爾士州公開賽)在澳大利亞公開賽的男女比賽中進行。這項賽事在2020年被從日程表中刪除,為ATP杯賽讓路。 [2]2022年以悉尼網球精英賽的名稱再次舉辦。

世界網球挑戰賽

編輯

世界網球挑戰賽是在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舉行澳網公開賽前一周舉行的為期三天的表演比賽。比賽是由退役球員組成的聯盟。它通常有四支球隊,每支球隊有兩名球員,一個「傳奇」球員和一個現役球員被配對到不同的區域,例如美洲隊還是代表他們的國家隊。

2021年墨爾本夏季系列賽

編輯

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澳大利亞政府對國際和國內旅行的限制,在2021年,大多數常規比賽都被轉移到了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主辦地墨爾本公園或根本沒有舉行。 2021年ATP杯被轉移到墨爾本公園,但減少到12支球隊,同時在墨爾本公園舉行了兩場WTA賽事(吉普斯蘭冠軍賽雅拉山谷精英賽)和兩次ATP賽事(大洋路公開賽墨累河公開賽),為2021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熱身。後來又增加了一項WTA錦標賽,即「格蘭屏冠軍賽」,以供那些抵達澳大利亞後必須進行嚴格檢疫措施的球員參加,以為澳網做準備。在澳網舉辦的第二周和舉辦後一周內,又舉行了另外兩項WTA比賽:菲利普島冠軍賽阿德萊德國際賽。除了阿德萊德國際賽之外,所有新賽事都在墨爾本公園舉行,都以維多利亞州的多個經典景點命名,統一被稱作「墨爾本夏季系列賽」(Melbourne Summer Series)。

參考資料

編輯
  1. ^ Tennis Australia. Tennis Australia. [13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9). 
  2. ^ ATP confirms big names set to kick off season at inaugural ATP Cup draw in Sydney. ABC News. 17 September 2019 [2021-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