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中國螈

中国螈属两栖动物

潘氏中國螈學名Sinostega pani)一種發現於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已滅絕的早期四足動物,是中國螈屬Sinostega屬型種和目前發現的唯一一種,其化石材料為一件約7厘米長的不完整下頜弓。種加詞源自中國地質博物館的潘江教授的姓氏,以感謝其對寧夏泥盆系陸相生物地層研究中做出過突出貢獻。本種是亞洲地區發現的首個泥盆紀四足動物。[1]

中國螈屬
化石時期:泥盆紀晚期
潘氏中國螈的下頜弓化石, 中國古動物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演化支 嗅球類 Olfactores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下門: 有頜下門 Gnathostomata
演化支 真有頜類 Eugnathostomata
高綱: 硬骨魚高綱 Osteichthyes
演化支 肉鰭魚類 Sarcopterygii
演化支 四足形類 Tetrapodomorpha
演化支 始四足類 Eotetrapodiformes
演化支 希望螈類 Elpistostegalia
演化支 堅頭類 Stegocephalia
屬: 中國螈屬 Sinostega
Zhu et al., 2002
模式種
潘氏中國螈
S. pani
Zhu et al., 2002

中國螈與發現與格陵蘭島的棘石螈(棘螈,Acanthostega)相似,由此可推測在中國螈出現500萬~1000萬年後四足動物可能就遍布全球各個熱帶亞熱帶地區。有學者將中國螈歸入魚石螈目(Ichthyostegalia),則潘氏中國螈是亞洲已知的唯一的魚石螈類。[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Zhu, Min; Ahlberg, Per E.; Zhao, Wenjin; Jia, Liantao. First Devonian tetrapod from Asia. Nature. 2002-12, 420 (6917): 760–761 [2022-06-22]. doi:10.1038/420760a. 
  2. ^ 董麗萍. 中国螈.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22-06-22].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