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輕軌綠線E支線

波士頓輕軌綠線E支線也被稱作亨廷頓大道支線,是一條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由馬薩諸塞灣交通局運營的輕軌軌道交通線路。1985年以前,線路終點站為阿博維站英語Arborway (MBTA station),該支線當時也被稱作阿博維支線。1985年至2011年,希思街站至阿博維站服務被「暫時」用39路公交取代,輕軌終點站暫設為希思街站。線路恢復項目由於2011年敗訴被正式取消。布里格姆環島站至希思街站段軌道鋪設在馬路上,輕軌列車與其他機動車共享道路,這段線路也是目前馬薩諸塞灣交通局系統中僅存的仍在正常營運使用的街面軌道。其他所有輕軌軌道均在行車道的分隔帶、專用車道、隧道或者高架橋上

波士頓輕軌綠線E支線
2008年,停靠在東北大學站的綠線E支線列車
概覽
營運地點波士頓東劍橋英語Eas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服務類型輕軌
所屬系統波士頓輕軌綠線
起點站萊希米爾站
終點站希思街站
技術數據
路線結構交響大廳站以東為地下車站
東北大學站布里格姆環島站亨廷頓大道中央隔離帶中
布里格姆環島站至希思街站在行車道中
正線數目2
車站數目20
軌距4英尺8 12英寸(1,435毫米)
使用車型近畿車輛7型
日立軌道義大利8型
營運資訊
開通營運1941年2月16日[1]
擁有者馬薩諸塞灣交通局
營運者MBTA

布里格姆環島站東北方向段,列車行駛在亨廷頓大道行車道分隔帶中,經過東北大學站後駛入亨廷頓大道地鐵隧道,在科普利站西側與其他綠線支線匯合後,駛向波士頓市中心。截至2019年 (2019-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E支線是唯一的開往萊希米爾站的綠線分支。

歷史 編輯

路面有軌電車線 編輯

最早,西羅克斯伯里鐵路公司在如今的E支線區域修建了有軌電車線,並很快在1857年將它租給了大都會鐵路公司。這條由馬牽引的有軌電車線從波士頓市中心特里蒙特街出發,向南經過哥倫布大道、中央街和南街,最終到達牙買加平原的車庫。大都會鐵路公司在華盛頓街英語Washington Street (Boston)也有一條與之平行的線路,從達德利廣場站英語Dudley Square (MBTA station)開往森林山站。1891年,這些軌道被電氣化改造,並於1902年延伸至阿博維,於華盛頓街上的軌道連接在一起,並最終建立了阿博維換乘站。1903年阿博維列車開始駛入地鐵隧道。

布里格姆環島站以西,沿着亨廷頓大道的軌道最初於1859年建造,該軌道向西一直延伸至布魯克萊恩,是牙買加平原的支線之一。如今的這段線路被66路公交代替。1883年至1897年之間,亨廷頓大道上的軌道分段修建完成。亨廷頓大道上的軌道於1894年電氣化,1897年9月1日,特里蒙特街地鐵隧道竣工,亨廷頓大道線隨後搬遷至地鐵中,不再在博伊爾斯頓街街面行駛。

 
有軌電車停靠在亨廷頓大道機械大廳站(1920年),如今這裡是普天壽站

1901年6月10日,華盛頓街高架英語Washington Street Elevated(如今的地鐵橙線)開通,其終點站當時為達德利廣場站英語Dudley Square (MBTA station)。包括牙買加平原支線在內的很多有軌電車將其終點站改至該車站便於換乘。1909年11月22日,華盛頓街高架延長至森林山站,與阿博維站離的很近。由此一來,從阿博維至市中心有兩條可選路線,沿着華盛頓街的高架鐵路十分快捷,而牙買加平原有軌電車經由亨廷頓大道開往市中心,行駛線路截然不同。

亨廷頓大道地鐵 編輯

 
1941年,剛開放不久的交響大廳站
 
亨廷頓大街上的39路公交沿綠線軌道行駛
 
希思街線輕軌列車內飾(2013年1月)

1930年以前,科普利和博伊爾斯頓街交通繁忙。亨廷頓大道上有軌電車行駛在道路中央隔離帶,而博伊爾斯頓街上車輛混行,造成有軌電車延誤。1941年2月16日,亨廷頓大道地鐵項目在線路上增設兩個站點,分別為機械大廳站交響大廳站。車站分別以臨近的機械大廳英語Mechanics Hall (Boston, Massachusetts)會議禮堂和波士頓交響大廳命名。[1]亨廷頓大道地鐵項目由公共事業振興署發起,開始於大蕭條,建成後來自亨廷頓大道的有軌電車從地下進入科普利廣場,節省大概15分支的擁堵時間。[2]

由於D支線十分受歡迎等原因,有軌電車數量不足,[3]輕軌線部分服務被39路公交車取代。1895年12月27日,開往阿博維的有軌電車正式停止服務。1898年12月,39路公交延伸至後灣站,可與波士頓地鐵橙線免費換乘,車票之前於綠線票價相同,後來改成於普通公交票價一致。

恢復阿博維段服務的爭議 編輯

 
海因斯會議中心站遺存的舊線路圖上還繪有阿博維段服務
 
南亨廷頓大道與冰磧街路口不再使用的E支線軌道。如今這些軌道已被拆除。
 
2006年11月,E支線亨廷頓大道段重建

為了解決與環境保護法基金會英語Conservation Law Foundation的訴訟,馬薩諸塞州運輸建設執行辦公室(EOTC)同意採取措施環境,緩解大開掘工程增加的汽車排放。2000年,具體措施公開,其中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將恢復輕軌綠線E支線阿博維段服務。由於未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英語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也在清潔空氣法案實施計劃中要求對該服務進行恢復。[4][5]

恢復阿博維段服務的項目收到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及當地社區的反對,並對項目進行修訂以大道相同的效果。線路規劃不再局限於E支線走廊,建設執行辦公室承諾考慮其他措施強化阿博維地區軌道交通。[6]

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由於通往阿博維的軌道在行車道上,於普通機動車混行,有軌電車只會加劇當地交通擁堵,並有可能阻塞緊急車輛。2005年3月,議員約翰·托賓英語John M. Tobin Jr.要求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將年久失修不再可用的軌道及頭頂電纜拆除。[7]2007年阿博維委員會對此提起訴訟,但是上述法院需要到2011年1月裁定,裁定時也為時已晚。在可預見的將來嘗試恢復有軌電車服務的一切努力都被終結。[8]2017年,衝啊!波士頓!2030年展望及行動計劃》再次提出將E支線服務向南延長到牙買加平原區的海德廣場。[9]

39公交往返於森林山和後灣站,與E支線服務大部分重合。在緊急情況輕軌服務中斷時提供替代服務。

車站列表 編輯

以下為E支線獨有車站,不含從科普利站(Copley)到市中心的主線車站。

中文站名 英文站名 所在地 換乘及備註
  普天壽 Prudential 亨廷頓大道與貝爾維迪爾街路口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英語MBTA Bus3955
交響大廳 Symphony 馬薩諸塞大道與亨廷頓大道交匯路口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1、39

波士頓交響大廳(SymphonyHall)旁

  東北大學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亨廷頓大道歌劇路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39
  波士頓美術館 Museum of Fine Arts 亨廷頓大道拉格爾斯街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819、39、47CT2CT3

車站位於東北大學西側,波士頓美術館

  長木醫學區 Longwood Medical Area 亨廷頓大道與長木大道交匯路口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39、CT2
  布里格姆環島 Brigham Circle 亨廷頓大道與弗朗西斯街交匯路口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39、66MIS
道路中央分隔帶中的最後一站
芬伍德路 Fenwood Road 亨廷頓大道與芬伍德路交匯路口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39、66
傳教山公園 Mission Park 亨廷頓大道傳教山公園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39、66
河道 Riverway 亨廷頓大道與南亨廷頓大道交匯路口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39、66
後山 Back of the Hill 南亨廷頓大道靠近希思街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39
  希思街 Heath Street 南亨廷頓大道與希思街交匯路口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14、3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Belcher, Jonathan. Changes to Transit Service in the MBTA district (PDF). NETransit. 23 March 2013 [6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1-03). 
  2. ^ Greer, Michael. Streetcars in Jamaica Plain: A History. Jamaica Plain Gazette (Jamaica Plain Historical Society). 6 December 2002 [9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3). 
  3. ^ Scott Moore. Boston's Green Line Crisis. members.aol.com/netransit. 2007-02-22 [2012-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2). 
  4. ^ (PDF)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412083019/http://www.ctps.org/bostonmpo/pmt/PMT-ES.pdf. [May 23, 20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April 12, 2005).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5.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605023535/http://www.mass.gov/dep/bwp/daqc/files/regs/7c.htm. [May 23,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5, 2005).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6. ^ Ruch, John. State suggests Route 39 changes. Jamaica Plain Gazette. March 7, 2008 [April 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7. ^ Park, Madison. The unused track runs through it. The Boston Globe. May 15, 2005 [28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8). 
  8. ^ Ruch, John. Trolley comeback killed by court. Jamaica Plain Gazette. 26 August 2011 [19 Febr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9). 
  9. ^ Go Boston 2030 Vision and Action Plan (PDF). 7 March 2017 [14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3-15). 

外部連結 編輯

KML is from Wiki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