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瓘 (嗣許王)

李瓘(7世紀?—747年),唐朝宗室。唐高宗之孫,許王李素節的兒子。

李素節被武則天殺害時,其子李琪、李瑛、李璣、李琬、李瓚、李瑒、李瑗、李琛、李唐臣等九人並為武則天所殺,只有幼子李琳、李瓘、李璆、李欽古以年幼,長囚雷州。神龍初,唐中宗復位,封李瓘為嗣許王,實封四百戶。

開元初年,封李琳為嗣越王,以紹越王李貞之後。李璆為嗣澤王,以繼伯父澤王李上金之後。開元十一年(723年),李瓘為衛尉卿。他抑制伯父李上金的兒子不得承襲,以自己的弟弟李璆繼爵。開元十二年(724年)四月,唐玄宗為了懲戒他,貶他為鄂州別駕,封故澤王李上金之子李義珣為嗣澤王。嗣江王李禕降為信安郡王,嗣蜀王李䄖為廣漢郡王,嗣密王李徹為濮陽郡王,嗣曹王李臻為濟國公,嗣趙王李琚為中山郡王,武陽郡王李繼宗為澧國公。李禕等都是神龍之後外宗繼為嗣王,因李瓘爭奪澤王之封,玄宗盡令他們歸宗改封。李瓘官至邠州刺史、秘書監、守太子詹事。李瓘晚年才有兒子,命李璆之子李益為嗣。天寶六載(747年)李瓘去世,贈蜀郡大都督。李瓘的二子李解、李需,都很幼小。天寶十一載(752年),李益襲封許王。天寶十四載(755年),李解娶楊銛之女,襲許王。李解官至宗正少卿,李解子李昭,嗣許王,官至殿中監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