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甫(?—?),籍貫不詳。[1]唐朝人。

咸通中,進士久不第,遂歸隱河東光啟年間,魏博節度使樂彥禎聘為從事,以文才名於當時。[2]光啟二年,嗣襄王李熅稱帝,彥禎派遣山甫出使鎮州拜會成德軍節度使王鎔,計劃聯合幽、邢、滄諸鎮同盟以拒熅,但其事未成。李山甫由於仕途失意,頗怨恨中朝貴達。中和四年(884年)十二月,宰相王鐸出京擔任義昌軍節度使,途經魏州,山甫竟唆使樂彥禎之子樂從訓伏兵於高雞泊(今河北故城西南),突襲劫掠,王鐸及家屬吏佐等三百餘人皆遇難。[3]後不知所終。[4]有《李山甫詩》一卷,已佚。

李山甫容貌美麗,髮長五尺餘,洗髮之後讓婢女用金盤捧着頭髮來梳。有一次客人來到,以為是李山甫的夫人在理髮,就出去了,山甫連忙叫住他,客人才知道是山甫本人。[5] [6]

注釋 編輯

  1. ^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三冊以李山甫詩《春日商山道中作》推測係巴蜀人。
  2. ^ 舊五代史》卷六O《李襲吉傳》載「錢塘有羅隱,魏博有李山甫,皆有文稱,與襲吉齊名於時。」
  3. ^ 資治通鑑》卷二五七文德元年云:「魏博節度使樂彥禎,驕泰不法,發六州民築羅城,方八十里,人苦其役;其子從訓,尤兇險,既殺王鐸,魏人皆惡之……推牙將貴鄉羅弘信知留後。」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三:「彥禎有子曰從訓,素無賴,愛其車馬姬妾,以問其父之幕客李山甫。山甫以咸通中數舉不第,尤私憤於中朝貴達,因勸從訓圖之。俟鐸至甘陵,以輕騎數百盡掠其橐裝姬仆而還。鐸與賓客皆遇害。」胡震亨唐音癸籤》卷二六:「此樂帥子髙雞泊殺王鐸一事,李山甫導之也。」
  4. ^ 一說李山甫死於文德元年(888年)的魏博軍亂。張興武《五代藝文考》提到:「李山甫,咸通中累舉進士不第,為樂彥禎從事。僖宗中和四年十二月,為彥禎子從訓謀,劫殺河中都統王鐸一家及幕客,文德元年卒於魏博軍亂。詳參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卷八。」第二種說法,光化二年(899年)李山甫仍在羅弘信幕,《全唐詩》記載「李山甫……嘗逮事樂彥禎、羅弘信父子。」《耳目記》亦載光化二年(899),「王敬傲於紹威新立之際到鄴中,居數歲,其間遇山甫於道觀中。」《太平廣記》與《唐詩紀事》皆有王敬傲鄴州見李山甫於道觀中的記載。
  5. ^ 陳繼儒珍珠船》卷四載「李山甫美姿容,髮長五尺餘。嘗沐後,令二婢捧金盤承而梳之。有客造焉,見理髮,趨出,疑其婦。山甫連呼方悟。」
  6. ^ 袁枚隨園詩話》卷二載「李山甫貌美。晨起方理髮,雲鬟委地,膚理玉映。友某自外相訪,驚不敢進。俄而山甫出,友謝曰:『頃者誤入君內。』山甫曰:『理髮者即我也。』相與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