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善慶寺,位於中國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縣城龍興鎮西關村南堡南沿的土崖之上,依山而建,面對汾河,俗稱「汾陽洞」。已列為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

護國善慶寺
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山西省新絳縣龍興鎮西關村南堡
分類古建築
時代
認定時間2004年11月15日

歷史

編輯

護國善慶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奉旨創建,清康熙年間重修。1931年4月30日-8月7日間,倒蔣失敗的馮玉祥,曾來新絳的護國善慶寺隱居數月。[1]1958年侯西鐵路修築,寺院大部分拆毀。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洗劫。

建築

編輯

護國善慶寺原有近25畝,現僅存1665平方米,包括南、北兩大殿,鐘鼓樓,東廂房。北殿面闊5間,進深3間,懸山頂,二層供奉南海觀世音,一層供奉如來佛、十八羅漢;南殿供奉文殊菩薩。西廂房已坍塌另建。

保護

編輯

1995年12月,護國善慶寺公布為新絳縣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11月15日,護國善慶寺公布為第一批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西關村73歲老人劉保林自費20萬元,修繕護國善慶寺鐘樓。[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馮玉祥日記》
  2. ^ 七旬老人有情怀 自费巨资修文物. 新絳縣文物保護中心. 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