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齡 (光緒進士)

張鶴齡(1867年—1908年),字筱圃江蘇武進人,清末民初教育家、進士出身。張受書之子。

生平 編輯

光緒十五年(1889年),鄉試中舉。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二甲第二名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2],改戶部主事。時值甲午戰爭,張鶴齡極力主張變法,戊戌變法失敗後,告假還鄉,創立經世學社及江蘇學會(為江蘇教育總會的前身)。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被張百熙聘任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期間為普及中國的新式教育,曾擬訂《學務綱要》等20個系統規則,通稱「奏定學堂章程」,由張之洞、張百熙等呈奏清廷頒布施行。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張鶴齡在提倡新學之同時,主張對文字進行改革。認為中國的漢文字存在「字義難識」、「律例不一」、「宗派繁多」三大難於推廣的障礙。改革的辦法是:「字義」盯避難趨簡,改變過去「以義辨字為以音」識字,效法「歐美非澳」國家推行的拼音法,強調語言與文字表述上的統一,做到「能語言之人,即能文字之人」;「律例」上主張全國應統一語法,不能因地而異,各自為主,使初學者無所遵循;至於「宗派繁多」的問題,應規定統一格式,奏疏用「立言之體」,並牘以「運典為工」。同年冬,任南洋公學總理。張鶴齡的同榜出過四個交大校長,除了張鶴齡外,還有二甲24的張元濟、二甲34的蔡元培、二甲105的唐文治,俱有大名。

光緒三十年(1904年)二月,日俄戰爭爆發,張鶴齡就此事與張美翊、已離開南洋公學到商務印書館任職的張元濟及趙風昌、呂景瑞等人緊急磋商:「誠恐以後各國大會媾和,始終置我局外,盡失主權」,議定由張美翊收集巴黎及柏林和會資料,呈送盛宣懷,並擬請盛約瑞方、呂海寰電告清廷。奏請實行。

同年,趙爾巽出任湖南巡撫,上奏朝廷將張鶴齡從京師調到湖南,署理湖南糧儲道總辦,併兼洋務、學務、營務及督辦文案事宜。後任湖南按察使。湖南省在其新學規劃布置下先後興建多所學堂。同年政府與列強簽訂粵漢鐵路借款合同,張鶴齡公開呼籲「廢約保路」,支持人民收回主權,官聲大振。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清廷下令停止科舉教育和科舉考試,實行新學。任命張鶴齡奉天首任提學使,命其主持東三省新學教育。到任後,在省城設立學務公所,創辦師範教育,陸續辦起格致測算專修科、實驗學堂、省立中學堂,接辦商業學堂,對維城小學、蒙文學堂及簡陋的城鄉小學加以修繕,添置設備,使這些學校初具規模。並在奉天成立省教育會並督促各縣興辦教育。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據調查,全省學堂增至2122所,在校學生達8.5萬餘人。其辦學實績可與長江流域的省、市媲美。並重視提高教學質量,當時所辦師範簡易科學生成績,經清廷學部考試驗收,評價頗佳,獲嘉獎傳示全國。並在奉天創辦全省最早的省城圖書館(今瀋陽圖書館),同年七月,圖書館開館。

同年9月5日,因積勞成疾逝世,年僅42歲。

身後 編輯

張鶴齡病逝後,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率各司道府縣同仁前往弔唁,並撥款3000金作為治喪之費用。9月23日,其靈櫬返回家鄉,沿途送行者極眾[3]。墓在江蘇武進縣安西鄉孫公塘。墓志銘由譚延闓書寫。

家庭 編輯

有一子。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三百十一):光緒十八年。壬辰。五月。戊午朔。……○引見新科進士。得旨、劉福姚、吳士鑒、陳伯陶、業經授職。惲毓嘉、張鶴齡、李雲慶、周學銘、趙啟霖、周景濤、寶熙、汪詒書、田智枚、屠寄、湯壽潛、伍銓萃、黃炳元、杜彤、范德權、汪洵、王良弼、賴鶴年、徐中銓、盧維慶、張元濟、張瀛、胡繼瑗、饒士端、陳希賢、譚啟瑞、林國賡、李哲明、蔡元培、夏孫桐、吳家俊、翟化鵬、范家祚、朱家寶、葉爾愷、郎承謨、尹昌齡、劉可毅、劉潤珩、李豫、趙國泰、丁昌燕、趙熙、衡瑞、王得庚、裕紱、方家澍、武延緒、周鈞、沈文瀚、吳士武、趙士琛、王銘淵、藍鈺、池伯煒、王仁俊、延燮、傅增淯、高寶鑾、郭曾准、姚晉圻、吳良棻、陳兆豐、顧瑗、王慶垣、孫多玢、龔心銘、周頌聲、周雲、連甲、李書翰、哈銳、杜賓羽、耆齡、胡鼎彝、陳樹屏、貽谷、趙鼎仁、杜作航、俞鴻慶、高錫華、曾述棨、王殿甲、伍文琯、洪汝源、萬雲路、宋書升、陶福履、長紹、蔣式瑆、田寶蓉、安秉玠、楊介康、郝增祐、戴錫之、俱著授為翰林院庶吉士。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四百十八):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夏四月。癸未朔。……○引見乙未科散館及補行散館人員。得旨……蕭立炎、胡思敬、葛毓芝、陶福履、章華、周紹昌、蕭之葆、興廉、成連增、張繼良、陳恩棨、塗福田、張鶴齡、雷以動、李之釗、孫同康、文林、俱著以部屬用。
  3. ^ 《瀋陽縣誌》記「送者充塞達衢,既復設位,遙祭致敬,致哀省垣紳衿學子數千人咸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