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軫(1894年—1981年7月26日),字翼三,男,河南羅山縣人,同盟會成員,中華民國軍事將領。國共內戰中投降中國人民解放軍

張軫近照

生平 編輯

張軫在宣統元年(1909)進入開封陸軍小學第五期就學,並加入同盟會,民國元年(1912)畢業,同年升學進入南京陸軍第三中學就讀,然而在因反袁世凱立場,在二次革命後輟學逃回老家避禍。袁世凱死後,陝西督軍陳樹藩原有意留張軫在部隊服役,但遭到謝絕。

民國十六(1917)6月,與其陸小同學單懋統秦鼎新閻旭生一同報考北京的清河陸軍預備學校。與他同時報考的同學曾因參與二次革命之背景遭到陸軍部刁難,但張軫因為較少見報因此未被注意,同年錄取。民國十七年(1918),1918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為該校第九期砲兵科。1919年,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官費留學資格,1920年進入東京振武學校,1921年4月進入陸軍士官學校就學,為中國留學生班隊第十四期步兵科。1923年4月畢業回國後,投入劉鎮華指揮的—鎮嵩軍陝西陸軍第一師任參謀,在1924年北京政變後,脫隊投靠馮玉祥國民軍,在國民軍第二軍中擔任訓練大隊隊長兼戰術教官,駐地河南省開封。

1925年下旬,因為國民軍第二軍司令官胡景翼病逝後,接任的岳維峻駕馭部隊的狀況不佳,張軫趁此時離開國民軍南下廣東省,透過已進入廣州軍政府的同省軍官侯連瀛認識鄧演達,獲准加入黃埔軍校,擔任第四期生戰術總教官。隨後被程潛延攬,轉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擔任該軍下屬之國民革命軍第19師56團團長。在北伐戰爭第一階段,張軫指揮的56團在1927年9月於江西省進行南昌城攻城作戰,攻佔南昌。隨後遭五省聯軍擊退,張軫化裝逃離南昌城,後收攏殘軍後撤休整。隔年3月南京戰役中,張軫指揮55、56團攻佔南京雨花台,因此戰功得到程潛任命為南京城防司令。

4月寧漢分裂後,19師遭到何應欽包圍繳械,張軫遭到撤職,隨後得知程潛在武漢重建第六軍後,張軫前去投靠,並出任重建第六軍下屬的國民革命軍第18師師長。

民國十七年(1928)2月,升任長沙警備司令兼18師師長,但程潛主政湖南省後與新桂系交惡,被李宗仁設計囚禁,第六軍因此被迫脫離湖南省,因軍長遭囚,張軫升任第六軍副軍長兼18師師長,後因胡文斗軍長遭設計謀殺,張軫升任第六軍軍長,在遭到武漢政治分會與南京國民政府一系列追剿下,第六軍部隊瓦解,張軫逃到上海,暫時脫離軍界。

1930年,在返國的河南軍閥劉鎮華延攬下,張軫復出,轉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路軍下屬之國民革命軍第64師參謀長。因和劉鎮華不和,1932年辭職,返回開封閒賦。民國二十四年(1935)程潛復出擔任參謀總長,受程潛延攬,張軫至南京擔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附(參謀),至日本考察兵役制度。民國二十六年(1937)5月,轉任豫北師管區司令,負責該地募兵事務。

抗日戰爭中,張軫收編在豫北師管區的一干民團,後這些部隊被改編國民革命軍補充第2師,後加入一部份正規部隊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第110師,納編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參戰。在國民革命軍第4師抽離十三軍後,張軫升任十三軍軍長兼110師師長,參加台兒莊戰役徐州會戰結束後,十三軍留置桐柏山區進行游擊戰,張軫擔任桐柏山游擊總指揮兼第20軍團司令官,軍長職務交由王仲廉,師長職務由吳紹周接任。

20兵團後被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集團軍,集團軍司令官為湯恩伯當任,由於張軫非其派系成員,民國二十八年(1939)7月,張軫轉任軍政部第二補充新兵訓練處處長兼豫南警備司令。

民國三十年(1941)11月,轉任重建的第十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六軍軍長,六十六軍為軍政部第二補訓處組建的新兵師,故由熟悉該業務的張軫率領,該軍隔年編入中國遠征軍,投入緬甸戰役,該戰役中因六十六軍被分拆支援,最後因緬甸戰役戰敗部隊四散,六十六軍在1942年4月撤銷,雖然作戰戰敗,但張軫並非直接指揮官,故未被追究作戰責任。1942年9月,張軫轉任第五戰區豫南挺進軍兼豫南遊擊總部總指揮,利用其地緣優勢在河南省進行游擊戰。民國三十四年(1945)第十戰區復編後,其部隊編入第十戰區指揮。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歷任鄭州綏靖公署副主任、武漢行轅副主任兼武漢行轅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第五綏靖區司令、華中剿匪總司令部副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第十九兵團司令官等。1948年,河南省政府遷至信陽縣。張軫曾試圖固守信陽[1]。12月30日,張軫要求蔣介石「總統毅然下野」[2]:127,與河南省參議會通電主張和平[3]:8763。1949年1月2日,蔣致電河南省政府主席張軫,稱「值此千鈞一髮之際,吾人如不能熟權利害,團結意志,而先自亂步驟,則適中共匪分化之詭謀,將陷於各個擊破之慘局。須知今日之事,可和而不可降,能戰而後能和,國族之存亡繫於是,兄等自身之安危亦繫於是」[3]:8767

投共 編輯

1949年1月,第五綏靖區副司令朱其平率部望風而逃,在此形勢下,張軫率部離開信陽縣至湖北[1]。5月,張軫勸魯道源一起投共,魯道源向參謀總長顧祝同報告,顧祝同密令白崇禧將張及其屬下第一二七軍的師以上軍官扣押送廣州,白向張軫出示顧祝同密電後,張軫伺機逃脫[4][5],率部在武漢金口宣布聲援中國人民解放軍,配合解放軍渡江作戰。解放軍占領武漢後,其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一軍,張軫出任軍長。

被劃為「右派」、遭清算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過湖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副省長、河南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同時他還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二、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1957年,張軫被劃為「右派[6]。後來被摘掉「右派」帽子。1966年「文革」中,張軫再次受到衝擊,受到不公正待遇。1979年徹底平反。1981年7月26日在鄭州逝世。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作者:吳孔明. 信阳四一路 一条红色的解放路. 責任編輯:孟俊克. 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網站. 2014-10-30 [2018-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簡體中文). 
  2. ^ 蔣經國:〈危急存亡之秋〉,刊《風雨中的寧靜》,台北:正中書局,1988
  3. ^ 3.0 3.1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
  4. ^ 記武漢金口起義. [2013-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5. ^ 白崇禧在大陸的最後日子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1-12.
  6. ^ 1958年2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1~11日))在北京召開。大會開幕前一天,即1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提出了《關於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法案委員會和國防委員會中的右派分子黃紹竑等十人的職務的建議》,請大會予以審議。建議如下:「……(二)關於右派分子章乃器潘大逵曾庶凡、黃紹竑、陳銘樞黃現璠費振東喬傳珏馬哲民章伯鈞葉篤義程士范潘鍔鏱羅隆基費孝通儲安平錢偉長錢孫卿歐百川王天錫韓兆鶚丁玲張東木謝雪紅楊子恆鄭立齊黃琪翔李伯球徐鑄成黃藥眠王毅齊、張軫、張雲川朱君允畢鳴岐譚志清龍雲李琢菴38人的代表資格問題,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已經向大會提出建議,認為他們已經喪失繼續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的合法根據,不應當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