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

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贵阳市辖县

開陽縣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貴陽市下屬的一個。面積2026平方公里,轄8鎮8鄉,總人口43.86萬。郵政編碼550300,縣政府駐城關鎮。

開陽縣
坐標:27°03′35″N 106°57′57″E / 27.05984°N 106.9657°E / 27.05984; 106.9657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貴州省貴陽市
政府駐地城關鎮
政府
 • 縣委書記張海波
 • 縣長李仕勇
面積
 • 總計2,023.32 平方公里(781.21 平方英里)
人口(2011)
 • 總計43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電話區號0851
車輛號牌貴A
網站www.kaiyang.gov.cn

歷史沿革 編輯

開陽縣地,夏、商、西周時期為雍州、梁州邊鄙。春秋時為牂牁國北境。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時,屬象郡。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在南夷置且蘭縣,開陽地屬其西北域。元鼎五年(前112),以原且蘭縣城為治所置牂牁郡,開陽地屬其西北境。

晉,以牂牁郡且蘭地置萬壽、且蘭、平渠3縣,開陽屬萬壽縣西北隅地。後劃出萬壽縣一部與另一些地方建晉樂縣,開陽地遂歸晉樂縣。

隋,牂牁郡領牂牁、賓化2縣,開陽地屬牂牁縣。唐貞觀四年(630)以今開陽縣雙流區同知衙為治建蠻州,領巴江縣,隸黔州都督府。轄地有今開陽大部和貴陽、修文等。後又在蠻州南置光州,地在今雙流光堵河北岸。

宋,以唐之蠻州地分置矩州、功州等,開陽地屬蠻州,隸紹慶府;開寶八年(975),蠻州改稱大萬谷落總管府,治今羊場。

元在今貴州中部設有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其下有順元路軍民安撫司、管番民總管府、八番各安撫司等處。時雍真乖西葛蠻等處,納壩紫江等處,葛蠻雍真等處均在今開陽境,屬順元路(路治今貴陽)。皇慶元年(1312),在三台山開科龍場地(今開陽縣城東)置乖西軍民府,隸管番民總管分,轄地包括今開陽和龍里、貴定等的一部分。後降為長官所。

明洪武四年(1371),置順元路,合水西安氏,水東宋氏土司地置貴州宣慰司於今雙流同知衙。水東宋氏有親轄地陳湖十二馬頭,大都在今開陽縣境。天順中,貴州宣慰司治所從大羊場(今開陽槓寨)移至楊黃寨(今開陽縣城)。崇禎四年(1631),將陳湖十二馬頭改置為開州,治所楊黃寨,領乖西蠻夷長官司,隸貴陽軍民府。轄地與今開陽縣地略同。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貴陽軍民府稱貴陽府,開州仍隸之。開陽之名,《開陽縣誌》認為源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所建之開陽書院,時人解釋為「開陽者益欲開陽明之學也」。

民國三年(1914),廢州,因直隸有開州,四川有開縣,以州境有紫江(洗泥河),更名為紫江縣,屬黔中道。民國十六年(1927),直隸省政府。民國十九年(1930),改稱開陽縣。二十四年(1935),開陽改隸貴州省第一督察區。

1949年,成立開陽縣人民政府,隸貴陽專區。1952年,貴陽專區改為貴定專區。1956年,劃歸安順專區;1958年,屬貴陽市郊區縣,1963年,改屬遵義專區;1965年,復歸安順專區。1970年,改稱安順地區。1992年,改屬貴陽市。至今建制未變。開陽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編輯

開陽縣下轄3個街道辦事處、7個、5個、3個民族鄉[1]

硒城街道、​雲開街道、​紫興街道、​雙流鎮、​金中鎮、​馮三鎮、​楠木渡鎮、​龍崗鎮、​永溫鎮、​花梨鎮、​南龍鄉、​宅吉鄉、​龍水鄉、​米坪鄉、​禾豐布依族苗族鄉、​南江布依族苗族鄉、​高寨苗族布依族鄉毛雲鄉

交通 編輯

特產 編輯

開陽枇杷(開陽富硒枇杷)、開陽富硒茶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趣聞 編輯

2008年,開陽縣禾豐鄉農民在136畝農田底窩壩上間種普通水稻黑稻,利用兩種植物不同生長周期呈現的不同色彩組成奧運五環圖,每環直徑136米,寬9米的,由於兩種植物各個季節生長不同,因此奧運五環顏色四季不同,這一景觀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遊覽。收穫季節,五環部分的黑稻被當地政府買下發放給職工,據說很好吃。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