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棘大眼鯒學名Suggrundus macracanthus),又稱大棘大眼牛尾魚[2],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科的其中一。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菲律賓昆士蘭台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安汶島。[1]

大棘大眼鯒

未予評估IUCN 3.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科: 牛尾魚科 Platycephalidae
屬: 大眼鯒屬 Suggrundus
種:
大棘大眼鯒 S. macracanthus
二名法
Suggrundus macracanthus
Bleeker, 1869[1]
異名
  • Platycephalus macracanthus
    Bleeker, 1869
  • Platycephalus sundaicus
    Bleeker, 1878
  • Suggrundus sundaicus
    Bleeker, 1878

深度

編輯

水深5~100公尺。

特徵

編輯

本魚頭側各具2條隆起稜線,頭部各稜線上有細鋸齒或顆粒突起。前鰓蓋骨3枚棘,其下方另有3枚小棘,眼下隆起僅部分具鋸齒狀,側線前部具有19~22棘。體灰褐色,腹部白色,有五個不規則之深色褐斑,橫過背部。第一背鰭有數排褐斑;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呈透明狀。胸鰭及腹鰭具黑色斑。體長可達25公分。

生態

編輯

本魚棲息於沙泥質海底,常埋於沙中,僅露出雙眼,以欺敵或獵食小魚及甲殼類

經濟利用

編輯

食用魚,以油煎為宜。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大棘大眼鲬.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大棘大眼牛尾魚 Suggrundus macracanthus Bleeker, 1869.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