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結合部是一個關於城鄉過渡地帶的概念。類似的空間形態在東南亞城市研究中稱為desakota,譯名有城鄉融合區城鄉一體化區[註 1]半都市化地區[註 2]等。此外,中國學者胡聃、陳佑啟提出了城鄉交錯帶的概念。[1][2]這些概念雖然具體定義有差別,但在城市地理學研究中,一般都是指大城市外圍的一種區域,其中城市和農業形式的土地使用和居民點並存且緊密地混合在一起。

曼谷大都市區的衛星圖像:邊緣和幹道上的城市化區域是城鄉結合部空間。
位於中國廣州市白雲區的一個城邊村。白雲區的大部分被當地人認為是城鄉結合部。

詞源和概念 編輯

城鄉結合部也稱城鄉接合部,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高速城鎮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2]余大富認為該概念狹義上指城市建成區輪廓線內外一定寬度的環狀地帶,廣義上可以指整個近郊區。[3]

Desakota一詞由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城市研究員特里·麥吉(Terry McGee)在1990年左右創造,取自印度尼西亞語的鄉村「desa」和城市「kota」。[4]他認為,典型的亞洲國家包含以下五種區域:(1)主要城市(major cities)、(2)城市邊緣地帶(peri-urban)、(3)desakota區域、(4)人口稠密的鄉村(densely populated rural)、(5)人口稀疏的邊疆(sparsely populated frontier)。其中,desakota的定義是:「農業和非農業活動高強度混合,且通常沿大城市核心之間的交通走廊分布的區域。這些區域過去的特點是農業人口密集,主要但不完全種植水稻。」[5]

城鄉交錯帶的概念於1994年由中國生態學學者胡聃提出,他借用了生態學中的「群落交錯帶」(ecotone)這一概念,將城市與鄉村的交錯過渡地域稱為「城鄉交錯帶」(urban-rural ecotone)。[1]地理學者陳佑啟於1995年提倡使用「城鄉交錯帶」這一概念。他在論文中指出,中國學界研究城鄉過渡地帶時,普遍使用的概念有(1)郊區、(2)從國外引入的「城市邊緣帶」,以及(3)國內提出的「城鄉結合部」。他認為這些概念都不夠準確,提倡以「城鄉交錯帶」指代這種地域,認為界定這種地域需要考慮多種指標。[2]不過,陳佑啟並未引用胡聃的論文,兩人的論文也均未引用麥吉的desakota的概念。[註 3]

城鄉混雜的空間常見於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地區。例子包括爪哇的城市化地區[6]雅加達城區周邊人口稠密的三角地區(「Jabodetabek」),以及曼谷馬尼拉大都市區。[7]在東南亞以外,中國大陸[8][9][10]、台灣[11]、印度、日本、韓國[12]也有具備類似特徵的地區。

特徵 編輯

城鄉結合部位於城郊外圍,每日通勤較為容易,一般距市中心30-50公里。它們經常在交通幹道旁蔓延,有時從一個城區延伸到另一個城區。其特點是人口密度高和農業集約化利用(特別是水稻種植),但與人口稠密的農村地區相比,它們具有更多類似城市的特徵。[13]這些特徵有:發達的交通網絡、高人口流動性、農業部門以外活動的增加、多種不同形式的土地使用並存、更多女性參與有償勞動,以及非規範的土地使用。[14]

由於範圍和邊界模糊,城鄉結合部地區的出現給行政管理帶來了困難,因為統一的規劃、法規或設計難以施行。城鄉結合部的特點是商品和服務的高度流動性以及居民點模式迅速變化。它們通常沒有城市中那樣功能明確的分區。完全不同的土地使用形式,例如傳統農業、大工業和家庭手工業、遊樂園和高爾夫球場、購物中心和購物公園,以及從棚戶區門禁社區的居民點形式相互融合共存。[15]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城鄉結合部」「城鄉融合區」「城鄉一體化」等名稱均是從土地利用、空間形態出發的。但是,此類城鄉空間混雜的區域往往也是城鄉矛盾最突出的區域,恰恰是社會意義上的「結合」「融合」「一體化」的反面,須注意辨別。其中,「城鄉融合」和「城鄉一體化」在中國的政策話語中,均包含了經濟、社會等層面的含義,為避免混淆,本條目不採用這兩種譯法,而採用政策和學術話語中均不涉及經濟、社會融合涵義的「城鄉結合部」。
  2. ^ 「半城市化」譯名也是是從土地利用、空間形態出發的,但該詞另有其他含義,在中國大陸還可以指農業轉移人口因為城鄉二元制度而無法完全市民化的問題。
  3. ^ 考慮到1990年代當時學術資訊傳播方式較為原始,且三者的時間差較短,這也可能是因為資訊傳播的局限導致的。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胡聃. 城乡交错带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分析.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1994, 2 (2-3): 179–186. 
  2. ^ 2.0 2.1 2.2 陳佑啟. 城乡交错带名辩.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 1995, (1): 47–52. 
  3. ^ 余大富. 谈城乡接合部的环境管理. 中國環境管理. 1986, (03): 14–15. 
  4. ^ Cairns, Stephen, Troubling Real-estate: Reflecting on Urban Form in Southeast Asia,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Cities in Southeast Asia, 2002: 117 
  5. ^ McGee, Terry 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 Is As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3–25. ISBN 978-0-8248-1297-3. 
  6. ^ McGee, Terry G., Reconstructing 'The Southeast Asian City' in an Era of Volatile Globalization,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Cities in Southeast Asia, 2002: 33–34 
  7. ^ McGee, Reconstructing 'The Southeast Asian City': 47–48, 2002 
  8. ^ Guldin, Desakotas and Beyond: 48, 62, 1997 
  9. ^ Sui, Daniel Z.; Zeng, Hui,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in Asia's emerging desakota regions: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3 (1–4): 37–52, doi:10.1016/s0169-2046(00)00136-5 
  10. ^ Xie, Yichun; Batty, Michael; Zhao, Kang, Simulating Emergent Urban Form: Desakota in China (PDF), CASA Working Paper (95), 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020-05-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7-16) 
  11. ^ Stone, C.S.; Chi, Chang-Liang. Contesting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 Desakota Regions of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I-Lan County.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ASIA. 2012, 3 (1): 93–120. doi:10.1177/097542531200300106. 
  12. ^ Hebbert, Sen-biki amidst Desakota: 71, 1994 
  13. ^ McGee,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6–7, 1991 
  14. ^ Chia, Lin Sien; Perry, Martin, Introduction, Southeast Asia Transformed: A Geography of Change (Singapur: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3: 12, ISBN 978-981-230-119-2 
  15. ^ Cairns, Troubling Real-estate: 118, 2002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