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爾巴阡烏克蘭

喀爾巴阡烏克蘭烏克蘭語Карпатська Україна羅馬化Karpats'ka Ukrayina)原為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的一個省,1938年末至1939年初成為當地居住的盧森尼亞人自治區。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後,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洛伐克省和喀爾巴阡魯塞尼亞省宣布自治。當年11月,喀爾巴阡魯塞尼亞更名為「喀爾巴阡烏克蘭」(Карпатська Україна)。1939年3月14日,斯洛伐克在納粹德國的扶植下宣布脫離捷克斯洛伐克獨立,成立了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次日喀爾巴阡烏克蘭也宣布了獨立,成立共和國。但隔天即被匈牙利吞併。

喀爾巴阡烏克蘭
Карпатська Україна
1938年—1939年
喀爾巴阡烏克蘭國旗
國旗
喀爾巴阡烏克蘭國徽
國徽
國歌:烏克蘭語Ще не вмерла України
"烏克蘭仍在人間"
1939
1939
地位未受承認國家
首都
及最大城市
胡斯特
常用語言烏克蘭語
政府共和國
• 總統
奧古斯廷·沃洛申
總理 
歷史時期戰間期
• 獨立
1938年3月15日
• 被吞併
1939年3月16日
前身
繼承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匈牙利王國 (1920年—1946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喀爾巴阡烏克蘭先是被匈牙利占領,繼而在1944年10月被德國占領,旋即被蘇聯紅軍占領。在倫敦的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派出官員,在當地建立起捷克斯洛伐克的臨時行政管理機構。但是蘇聯占領軍及內務人民委員部不久之後在當地成立了「外喀爾巴阡烏克蘭民族委員會」,宣布喀爾巴阡烏克蘭的人民希望脫離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1945年2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行政官員離開喀爾巴阡烏克蘭。

1945年5月,在蘇聯幫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獲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併。根據戰後的領土劃分,捷克斯洛伐克在1938年11月的第一次維也納仲裁裁決當中割讓匈牙利的領土重新劃歸捷克斯洛伐克,但喀爾巴阡烏克蘭則在6月20日割讓給蘇聯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解體後,該地歸烏克蘭所有,現為烏克蘭的外喀爾巴阡州

1930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境內語言分布圖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