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基東亞傳統建築的基礎部分,在地面之上,以下。單獨時是一個高出地面的台子,與建築物結合時即為建築物的底座。台基四面多為砌築,裡面填土,表面鋪磚石。[1]

台基主要有兩大類:平台式和須彌座。台基可重合構成,為多層台基;連為一體,則組成聯體台基;也可加入圍護部分,為勾欄台基。[2]

組成部分 編輯

台明 編輯

台明為台基在建築牆外或檐柱外,沿台基四周的室外部分。邊沿多由條石砌成。

為了排水,台明一般做成內高外低的泛水,且短於上檐出,防止雨水倒流。台明(下檐出)不足於上檐出的部分稱之為「回水」。

月台 編輯

月台是台基的附屬部分,為適應宗教儀軌和人群聚集而產生。高度普遍低於、長度也小於主體建築的台基。

踏跺 編輯

踏跺即由一高度至另一高度的階梯,也叫踏步,俗稱台階。

欄杆 編輯

欄杆是台基的圍護部分。

參考 編輯

  1. ^ 王其鈞 (編).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6. ISBN 9787111200956. 
  2. ^ 李建平 (編). 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3773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