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卡尤加人

卡尤加人
总人口
5,342+ (450 分布于 纽约州;
4,892 分布于 奥克拉荷马州[1])
分布地区
 加拿大 (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
 美国
(纽约州 纽约州, 奥克拉荷马州 奥克拉荷马州)
语言
卡尤加语, 英语, 法语, 其馀易洛魁语言
宗教信仰
Kai'hwi'io, Kanoh'hon'io, Kahni'kwi'io, 长屋信仰, 基督教
相关族群
塞内卡族, 易洛魁联盟

卡尤加人 (卡尤加语: Guyohkohnyo or Gayogohó:no’)意即“在沼泽中航行独木舟的人”。操卡尤加语的易洛魁系美洲原住民,是易洛魁联盟的五个初始部族之一。传统领地座落于五指湖周边区域及卡尤加湖一带,介于其邻邦奥内达加人领地以西、塞内卡人领地以东。现有人口将近4900人分布于奥克拉荷马州、约450人分布于纽约州,另有大约200名卡尤加人与纽约州西部的塞内卡族共居。他们是易洛魁联盟的原始成员,分布位置在联盟中央偏西的位置。卡尤加人以泛灵论萨满信仰为主。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 编辑

人口 编辑

现有人口将近4900人分布于奥克拉荷马州、约450人分布于纽约州;另有大约200名卡尤加人与纽约州西部的塞内卡族共居;加拿大安大略省亦有部分分布。

地理分布 编辑

传统领地座落于五指湖周边区域及卡尤加湖一带,介于其邻邦奥内达加人领地以西、塞内卡人领地以东。由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卡尤加人的立场倾向大英帝国,战后也为此受到美国政府报复性的迫害。美国政府强制性的迁移以及殖民范围的不断扩张,最终吞噬了卡尤加人原有的生存空间,使其不得不迁往内陆的奥克拉荷马州;除此之外,部分卡尤加部落的族人选择向北进入英属北美(今加拿大)避难并建立起部落,所以今日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亦有部分卡尤加人聚居。

 
this is a graphic about the population of Cayuga people

语言 编辑

使用的语言为易洛魁语系卡尤加语,与联盟内多数邻邦的语言相似。易洛魁联盟正是建立在语言及文化习俗近似,因此较可以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


易洛魁语系
Iroquois
地理分布北美洲东部
谱系学分类易洛魁语系
分支
语言代码
ISO 639-2 / 5iro
 

易洛魁语系是一个分布于北美洲东部的加拿大美国印第安人语系。[2]

归属未定语言:

  • Laurentian (已灭绝)

地理环境 编辑

分布在易洛魁联盟领地内中部偏西的位置,主要是五指湖周边区域及卡尤加湖一带,介于其邻邦奥内达加人领地以西、塞内卡人领地以东。该区域的几个大湖皆为冰河作用所营造出的产物,也因此卡尤加人的生活区域沼泽甚多,这也是他们族名的来源。位于最狭长的卡尤加湖湖畔,地处纽约州的核心位置。

历史沿革 编辑

卡尤加人是隶属于易洛魁联盟的一员,长期作为北美洲东北部大西洋岸的强大势力。首先与卡尤加人及其他联盟成员展开接触的海上强权是抵达圣罗伦斯河谷地寻找贸易据点并从事传教的法国人,接著荷兰人也进入该区和易洛魁联盟交易火药等物品,后期卡尤加人与大英帝国北美十三州之间的政治关系则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变得十分复杂、立场也摇摆不定。卡尤加的战士作为佣兵同时效力于交战双方,然而绝大部分的易洛魁联盟部族是选择效忠于大英帝国,希望可以借此扼止不断向其联盟领地进行扩张的十三殖民地。

西元1779年,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指示John Sullivan将军及James Clinton将军进行一场歼灭易洛魁联盟部落的战役,进而避免该联盟持续攻击纽约并遏止对于大陆军的威胁。[3] 该战役动员了6200个部队,其后破坏卡尤加人及其馀易洛魁联盟部族的家园,摧毁了40-50座村落。被破坏的村落还包含卡尤加人的重要据点,如卡尤加堡以及Chonodote。远征军的攻势一路从春季持续到秋季,同时也摧毁了易洛魁联盟的作物以及过冬用的谷仓,试图迫使他们撤离自己的土地。幸存下来的生还者归入其馀易洛魁部落,另外也有的转进英属北美寻求庇护,而他们以宣示效忠不列颠王室的代价获得了新的土地。战争结束后,美国境内的卡尤加人是唯一一支没有残存的长屋民族。

一些塞内卡人及卡尤加人在稍早就已经离开该区域前往俄亥俄州,而在苏利文远征后也有更多族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如同其他易洛魁联盟的族人也在独立战争尾声的前夕撤离纽约。西元1831年,当时撤离的族人为了进入印第安领地而再次迁离俄亥俄州,也就是后来的奥克拉荷马州。奥克拉荷马州的塞内卡-卡尤加部落也就此成为联邦识别完成的部落。

西元1794年,11月11日,卡尤加人与美利坚政府签订了条约,放弃了他们位于纽约州的大片土地,其后不列颠政府也和他们签订了相似的条约。这是美利坚政府所签订的第二个条约,象征著长屋民族作为独立国家所存在的权利。按照这份合法的文件,美利坚政府每年都会赠送棉花及织物等必需品给卡尤加人作为礼物。

纽约州政府亦签订了外加的条约,可惜碍于议会的阻挠而功败垂成。20世纪开始,卡尤加人开始向纽约州及联邦政府争取自己过去拥有但丢失的土地,然而州政府当局对于他们的抗争毫无作为。后来,州政府开始频繁的以极低价格售出超过5 × 106英亩(20,000平方千米) 的土地[4],以此做为补偿易洛魁人的方法,并鼓励该区域的振兴与发展。

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

卡尤加人如同其他易洛魁联盟的部族,都是行母系继嗣的母系社会型态。作为其社会特征,大约1500人居住于百馀间长屋之中,再由数个长屋构成一个部落。每间长屋之中的家庭,或多或少都具有亲缘关系,因此一间长屋往往共居著一个氏族。卡尤加人的土地继承以及财产继承权皆归女性所有;在部落中,女性实质拥有的权威也大过于男性。其政治体制以地区议事会为尊,由8个族外婚氏族的代表所组成,负责指导各村村长。而每一个氏族又分为两个半偶族,大体上负责葬仪及狩猎仪式的工作。与周围的邻邦同属于易洛魁型亲属关系,又称为二分合并型亲属关系,对父亲和父亲兄弟的称呼一致、对母亲和母亲姐妹的称谓亦同;相反的,父亲姐妹和母亲兄弟则各有各自的称呼方式。这种亲属称谓模式侧重在区分平表及交表。在同辈之中,兄弟、姐妹、平表的称谓是相同的,显见在此体制下交表的重要性不及平表。

 
Graphic of the Iroquois kinship system

氏族 编辑

卡尤加人有五大氏族,每一个族人都各自属于其中之一。由于从母系继嗣的缘故,子女属于母亲那边的氏族;每一个氏族都有一位女长老以及一位酋长,负责领导。

五大氏族

1.鹭

2.鹞

3.熊

4.龟

5.狼

产业与生活 编辑

卡尤加人已进入定居社会的型态,采集狩猎的同时,兼营谷物的栽种以丰富饮食型态。

经济生活 编辑

卡尤加人的社会分工十分显著。男人负责猎捕本地区丰富的猎物、水禽、鱼类,并对外争战以及与外族进行贸易;女人则种植玉蜀黍、豆子等作物,同时亦以精巧的纺织以及制陶工艺著称。子女的教育多半是由女性负责,一家之主也多半是由女性出任。

饮食 编辑

卡尤加人的主要饮食作物为玉米、豆类及南瓜,被称为三姊妹;玉米汤、玉米面包、蔬菜、熊肉、鹿肉以及渔获也都是构成卡尤加族人丰富饮食组成的一部分。今日卡尤加人辟建了一座被称作"Gakwiyo"的农场,意思是"好的食物",可以提供该区卡尤加族人们的有机蔬菜及饮食。

房屋 编辑

过去卡尤加人居住于长屋之中,房屋架构以原木构成、再以树皮覆盖其上作为屋顶。屋顶上有复数个洞,借此区隔居住其中的数个家庭,并让他们拥有烹饪或加热取暖的空间,而烟雾则会自屋顶上的洞中向外排出。 今日状况已大不相同,卡尤加人改为居住在独栋小屋或是公寓大楼之中,家庭型态也渐渐转变为核心家庭为主。

体育活动 编辑

卡尤加人的体育活动和周遭其馀长屋民族类似,彼此之间甚至还会举办共同的竞赛。下列举出三项卡尤加人最常见的运动 :

1.长曲棍球

2.赛跑

3.雪蛇游戏-在雪地上投掷或是滑出木棒的游戏

信仰与节日 编辑

卡尤加人和邻邦易洛魁诸族的宇宙观复杂且相似。创世神话都是有关于一位从天洞跌落的女神,此一神话的特色在于全球共通的大洪水传说及天上降落者为主轴。他们有四个主要的农业节庆,他们是依循著季节更迭以及月亮的阴晴圆缺所制定的。仪式一般都在长屋内进行,冗长而繁复的祈求祷告为仪式的特色。

四大节庆 编辑

1.浆果节

2.青谷节

3.丰收节

4.中冬节

艺术与文学 编辑

卡尤加人善于制作精致的贝壳串珠,色彩鲜艳华丽;在萨满信仰中,常见的面具也是其艺术工艺的展现,造型夸张、颜色显眼,迄今仍有少数族人流传著该门技术。


服饰 编辑

卡尤加人的服饰在易洛魁联盟中独树一格,仅是看见穿著即可辨识出所属的部族。以卡尤加男性为例,他们习惯戴著的帽子"Gustowat"就相当具有特色,装饰帽子的羽毛一跟朝上、一根则是朝下。

独木舟 编辑

因应领地范围内遍布沼泽和湖区,卡尤加人的造船技法应运而生。族人利用榆树皮制成树皮独木舟,另外亦有将原木中间凿出空位以供乘坐的类型,在卡尤加人的渔业资源型态之中具关键的地位。

玉米皮娃娃 编辑

常见于易洛魁联盟的部落中。以玉米皮等废弃的植物纤维捆绑制成,是卡尤加孩子们的玩具。娃娃的衣服装饰鲜艳华丽,颇具艺术价值,在部落内或许只是普普通通的玩偶,但对外人而言却是颇具收藏价值。

贝壳串珠 编辑

贝壳串珠在卡尤加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从海边采集而来也增加了珍贵性。美洲原住民使用贝壳串珠来制作精美的腰带,这些腰带具有独特性和特定意义,特定状况才会拿出来使用 :

1.谈判或是缔结和约

2.作为哀悼

3.传送信息

4.作为邀请函

5.确认身分

每条贝壳串珠的背后都象征著一个故事以及它的特殊意义,而他们已经被一再传颂多年,直至今日尚未停歇。

现况 编辑

今日的卡尤加人聚焦在争取土地正义及经济发展上。20世纪以降,民族自决的思潮席卷全球,卡尤加人也开始争取祖先失去的土地。[5]在一连串争取缔约权利及土地保留的行动中,纽约州政府也逐渐转向较为积极的态度来回应,目前已透过廉价购买的方式成取回大约84英亩的土地。

纽约州的卡尤加人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保留区,他们多半依附在塞内卡族的保留区之中。[6] 现在仍不间断的争取过去丢失的土地,宣称的领土总面积高达824英亩。 他们同时也开办了数项业务,湖岸贸易、卡尤加角、Gakwiyo Garden、Cayuga Sugar Shack等等,藉以开创新的产业型态并发展观光刺激经济发展。

著名人士 编辑

盖瑞‧法尔曼 -加拿大籍音乐家 / 演员

参考书目 编辑

  1. ^ "Pocket Pictorial." Oklahoma Indian Affairs Commission. 2010: 33. (retrieved 10 Jan 2011)
  2. ^ http://www.ethnologue.com/subgroups/iroquoian-0
  3. ^ Emerson Klees. Persons,Places, and Things around the Finger Lakes Region. Rochester, Finger Lakes Publishing, 1994. Page 10.
  4. ^ Hansen and Rossen (2007), "Building Bridges", in Past Meets Present, p. 128
  5. ^ Constitution and By-Laws of the Seneca-Cayuga Tribe of Oklahoma. Approved April 26, 1937
  6. ^ "The Six Nations of the Iroquois", Herald American, 22 Jul 1990, accessed 10 Apr 2009
  • Guide to Federal Records in the National Archives; Record Group 75, Records of the Bureau of Indian Affairs.
  • Hodge, Frederick Webb. Handbook of American Indians North of Mexico.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06
  • Klein, Barry T., ed. Reference Encyclopedia of the American Indian. Nyack, New York: Todd Publications, 2009. 10th ed. WorldCat 317923332; FHL book 970.1 R259e.
  • Malinowski, Sharon and Sheets, Anna, eds. The Gale Encyclopedia of Native American Tribes. Detroit: Gale Publishing, 1998. 4 volumes. Includes: Lists of Federally Recognized Tribes for U.S., Alaska, and Canada – pp. 513-529 Alphabetical Listing of Tribes, with reference to volume and page in this series Map of “Historic Locations of U.S. Native Groups” Map of “Historic Locations of Canadian Native Groups” Map of “Historic Locations of Mexican, Hawaiian and Caribbean Native Groups” Maps of “State and Federally Recognized U.S. Indian Reservations. WorldCat 37475188; FHL book 970.1 G131g
   Vol. 1 -- Northeast, Southeast, Caribbean
   Vol. 2 -- Great Basin, Southwest, Middle America
   Vol. 3 -- Arctic, Subarctic, Great Plains, Plateau
   Vol. 4 -- California, Pacific Northwest, Pacific Islands
  • Swanton John R. The Indian Tribes of North America.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Bulletin #145
  • Waldman, Carl. Encyclopedia of Native American Tribes. New York,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06. 3rd ed. WorldCat 14718193; FHL book 970.1 W146e 2006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

易洛魁联盟

美洲原住民

第一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