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寿萱,字慈华,山东历城(今属济南市)人,祖籍浙江会稽。清朝进士。

生平 编辑

金寿萱少负隽才,能诗善文,弱冠之年即补之博士弟子员,与同乡李庆翱、李鸿畴为同学,互相切磋文义。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乡试,寿萱考中举人,识者皆期许其跻身翰苑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会试中式,廷试时,适逢肃顺监试,肃顺盛气凌人,欺慢士子,寿萱对其言语冲撞,结果尽管考中二甲第四十四名进士,却被诬陷夹带作弊,交刑部治罪,进士出身遭到剥夺,唯凖许再次以原名应试。时人都以其冤屈。

寿萱被放归后,其母仍然在世,于是不再求仕进,一心奉亲教子。地方有大事时,也能出力相助。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治元年(1862年)捻军两次袭扰山东,济南戒严,寿萱尽力赞助团防,修筑防御工事。寿萱闲居数十年,博览群书,培育后辈,“人无不景其行而悲其遇焉”。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传。[1]

家族 编辑

金洙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知县、知府。[2]寿萱为金洙次子。

金寿萱有子六人,多有所成就,其中金绍庭感其父遭遇,尤求上进,终在光绪三年(1877年)成进士。[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续修历城县志》卷四十·列传二·页八:“金寿萱,字慈华,洙次子。少负隽才,工书能诗,善属文。弱冠补博士弟子员,与同里李庆翱、李鸿畴为同砚友,以文字道义相切劘。道光二十年举于乡,识者无不以翰苑期许之。二十七年捷南宫,廷试时适肃顺监试,以盛气凌士子。寿萱与之忤,遂诬以怀挟交刑部治罪,褫革出身,凖许复以原名应试。时论冤之。放归后,母犹在堂,遂奉亲课子,不复作进取想。遇地方有大事,当道延以相助,未尝不出任其劳,当咸丰辛酉、同治壬戌捻匪两次窜扰山东,省城戒严,寿萱赞助团防事宜,多所规画。及建修石圩,朝夕督工,务期坚固。寇至无恐,桑梓赖以保卫。寿萱博涉群书,居常手执一卷,闭户不闻外事。诱掖后进,勤恳无倦容。有延主讲席者,皆谢弗应。优游林下者数十年,人无不景其行而悲其遇焉。子六人:绍先,字芰香,出嗣胞兄凤藻,官直隶曲周县知县,有政声。绍庭,字叔寄,幼聪颖有志气,因父不以功名终,尝与兄弟约:‘吾兄弟读书,必当力求上进,方足为严亲吐气。’光绪三年,绍庭果成进士,人以为有志竟成,其中亦有天道云。任河南延津县知县,以明敏称。绍言,廪贡生。绍林,附贡生。绍僖,监生,并能世其学。(胡际元采访)”
  2. ^ 《续修历城县志》卷三十九·列传一·页三十三《金洙传》
  • 毛承霖.《续修历城县志》. 民国十三~十五年(1924-1926年). 山东续修历城县志局 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