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明龙(?年—1573年)[1]淮南宿迁(今中国安徽省宿迁市)人,俗姓,俗名东阳,为明朝羊山秀峯庵沙门[2]

生平 编辑

明龙法师为当时的邑庠 [注 1]秀才,日常喜好修行读诵佛经,二十多年不过问家中田产之事。常与学佛的善知识交往,生性知足澹然,为在家修行居士。北上参访诸方名寺巨刹,向有道长德学习[2]

河北清苑住了三年后,登银山法华寺依止大光和尚出家受戒,住在羊山秀峯庵,德望渐起,行头陀苦行,平日仅穿一件补丁百衲衣,不穿衬裙也不穿鞋,却无惧寒气的侵袭[2]

万历元年前的立春时节,羊山放五彩毫光,过七日除夕时,明龙法师召集大众说:“元年元日吾当行矣,汝等识字者用耳闻经,不识字者用心念佛,务禅定智慧务济物普心,即此是佛慎弗他求,汝等勉之。”除夕夜时,忽现将亡之态,身边弟子问:“师父午夜要走吗?”法师说:“元旦中午了吗?”弟子说:“午夜。”法师说:“还没,日间中午才走。”果然,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的元旦,羊山再次绽放五彩毫光,到了正午时分,明龙法师向大众辞别坐化圆寂。七日后火化荼毘[3]炉中放光如太阳,达官贵人与会大众见光圣境顶礼法师曰:“佛耶佛耶!愿以此光普照下土。”火化后烧出非常多舍利子,由督府兴建舍利塔供奉[2]

法嗣 编辑

师长 编辑

  • 释大光

参考文献 编辑

  • 明代 释如惺,《大明高僧传》卷四[4]

注释 编辑

  1. ^ 古代学校称为庠,学生称为庠生,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府、州、县级学生员的别称,州县级学校叫“邑庠”,所以州县级秀才叫邑庠生。

参考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