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达-班尼奥夫带(英语:Wadati–Benioff zone,或称为Benioff–Wadati zoneBenioff zoneBenioff seismic zone),中文一般称为班尼奥夫带,或称为瓦班氏带班氏带,是隐没带深处的地震活动区域[1]。沿著班尼奥夫带的板块差异位移是触发深层地震的原因,深度最深可达约670公里。该区域名称来自两位各自独立发现它的地震学家:加州理工学院胡戈·班尼奥夫日本气象厅和达清夫[2]

美国地质调查局绘制的班尼奥夫带简图。
千岛群岛隐没带的地震剖面图,星号代表2006年11月15日发生的规模8.3 Mw2006年千岛群岛地震

概要 编辑

 
小巽他群岛的班尼奥夫带。

已成形的火山岛弧和大陆边缘的下方是活动的隐没带[3]。这些区域是沿著隐没带逆冲断层的滑移区或向下移动的板块滑动区;而这些区域因为板块被拉入地函而弯曲并伸长[4]。沿著这些区域发生的深层地震让地震学家可以绘制隐没中的海洋地壳层板与地函的三维图。这个区域的倾角和隐没中的层板是相同的。

实例 编辑

在南太平洋沿著汤加海沟的地震带,岛屿下的倾角接近45°,并且震源深度达到600公里。另一个例子则是在日本最大岛本州,当地的班尼奥夫带在立体图上是两条由震源深度资料点组成的线,并且两条线之间相距数十公里[5]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elated Articles. Benioff zone (seismic belt)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om. [201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4). 
  2. ^ Developing the theory [This Dynamic Earth, USGS]. Pubs.usgs.gov. [201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4). 
  3. ^ SUBDUCTION ZONE VOLCANISM.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at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9). 
  4. ^ Benioff Zone | World of Earth Science Summary. Bookrags.com. [201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4). 
  5. ^ Bolt, Bruce, Earthquakes: 2006 Centennial Update – The 1906 Big One Fifth,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40, 41, 138, 139, August 2005, ISBN 978-071677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