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鲉科

鮋形目的一科鱼类

毒鲉科(学名:Synanceiidae)是辐鳍鱼纲鲉形目的一个科,只在印度洋太平洋发现。毒鲉科品种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但亦有少数在淡水或咸淡水交界处生活。日常俗称“石头鱼”的鱼类,大多数都被归入本科。

毒鲉科
玫瑰毒鲉, Synanceia verrucos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鲉形目 Scorpaeniformes
科: 毒鲉科 Synanceiidae
Nelson, 1994

见内文

毒鲉科的主要成员是毒鲉属Synanceia Bloch & Schneider)。毒鲉科独立成科以前,其物种均被划归鲉科。它的品种在众多有毒鱼类中,其毒液所含有的神经毒素是最强的,因此毒鲉属(石头鱼)是世界上最毒的鱼类。其毒液透过其针似的背鳍底部的腺体分泌,再通过其背鳍注射进动物的体内。一般来说,毒鲉科生物的背鳍有13支刺[1]。由于毒鲉科生物善于伪装,夜行性,又时常扮成海床上的石头,所以除了日本鬼鲉以外,其他毒鲉科的物种亦有时被称为“石头鱼”。

毒鲉科的模式种是Synanceia verrucosa

分类 编辑

以下为其物种:

多指鲉属(Choridactylus) 编辑

丹氏鲉属(Dampierosa) 编辑

狮头毒鲉属Erosa 编辑

鬼鲉属Inimicus 编辑

小毒鲉属(Leptosynanceia) 编辑

虎鲉属Minous 编辑

拟毒鲉属(Pseudosynanceia) 编辑

毒鲉属Synanceia 编辑

粗头鲉属(Trachicephalus) 编辑

经济利用 编辑

过往毒鲉属的品种均属非食用鱼,无任何经济利用。不过到了1990年代,有香港的酒家成功去除鱼背的毒刺后,发觉鱼肉的肉质鲜美,因此把它们搬到食桌上。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