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储内阁成立于正德十年三月十五日(1515年3月29日),结束于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1517年11月28日)。是明武宗统治下的第四个内阁,由时任少保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梁储组阁。

梁储内阁

明朝内阁
建立日期1515年3月29日 (1515-03-29)
解散日期1517年11月28日 (1517-11-28)
组织与人物
国家元首明武宗
政府首脑梁储
副政府首脑杨一清(1515-1516)
靳贵(1516-1517)
历史
前任第一次杨廷和内阁
继任第二次杨廷和内阁

梁储内阁任内,武宗大兴土木,修建乾清宫坤宁宫,又营太素殿、天鹅房、船坞,梁储与阁员靳贵杨一清上疏恳切劝谏。正德十一年(1518年),梁储因东宫太子未定,而请求选择宗室中贤能者留居京师,以备为储君,都没有得到回复。[1]

正德十二年八月一日(1517年8月17日),武宗换装带数十骑兵到昌平,次日,梁储、蒋冕、毛纪觉察后,追到沙河也没有赶上,后连疏数次请求回鸾,但武宗至拖至十三天方才归返,梁储再次以朝无太子进谏,没有得到回复。同年九月,武宗骑马出居庸关,抵达宣府,命令谷大用守卫关口,不要放大臣出关,梁储等忧虑惊怕,接连上疏十多次请求回鸾,武宗不听[2]。出乎内阁与群臣意料之外的是,武宗于十月九日(10月23日)在边境亲自击退鞑靼,取得应州大捷的战绩[3]。十一月十五日,前任首辅杨廷和守丧期满,武宗召其返京组阁,梁储还居次辅之位;同日杨廷和再度出任内阁首辅[4][5][6]

内阁成员 编辑

职位 姓名 备注
首辅 梁储 第一次杨廷和内阁续任
次辅 杨一清 正德十一年(1516年)辞职[7]
次辅 靳贵 第一次杨廷和内阁续任,正德十二年(1517年)辞职[8]
文渊阁大学士 蒋冕 正德十一年入阁[9],次年晋升武英殿大学士[10]
东阁大学士 毛纪 正德十二年入阁,同年晋升文渊阁大学士[1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史》(卷190):“十年,杨廷和遭丧去,储为首辅。进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时方建乾清、坤宁宫,又营太素殿、天鹅房、船坞,储偕同官靳贵、杨一清切谏。明年春,以国本未定,请择宗室贤者居京师,备储贰之选,皆不报。”
  2. ^ 明史》(卷190):“帝好微行,尝出西安门,经宿返。储等谏,不听,然犹虑外廷知。是春,从近幸言召百官至左顺门,明告以郊祀毕幸南海子观猎。储等暨廷臣谏,皆不纳。八月朔,微服从数十骑幸昌平。次日,储、冕、纪始觉,追至沙河不及,连疏请回銮,越十有三日乃旋。储等以国无储副,而帝盘游不息,中外危疑,力申建储之请,亦不报。九月,帝驰出居庸关,幸宣府,命谷大用守关,无纵廷臣出。遂由宣府抵大同,遇寇于应州,几殆。储等忧惧,请回銮益急。章十馀上,帝不为动,岁除竟驻宣府。”
  3. ^ 明史》(卷16):“(正德十二年)冬十月癸卯,驻跸顺圣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
  4. ^ 明史》(卷190):“(杨廷和)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遣中官护行。旋复起之,三疏辞,始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5. ^ 明史》(卷190):“储惧不克任,以廷和服阕,屡请召之。廷和还朝,储遂让而处其下。”
  6. ^ 明史》(卷16):“(正德十二年)十一月丁亥,召杨廷和复入阁。”
  7. ^ 《明史》(卷109):“(正德十一年)一清八月致仕。”
  8. ^ 《明史》(卷109):“(正德十二年)贵四月致仕。”
  9. ^ 《明史》(卷109):“(正德十一年)八月,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
  10. ^ 《明史》(卷109):“(正德十二年)冕七月加太子太傅兼武英殿大学士。”
  11. ^ 《明史》(卷109):“(正德十二年)五月,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七月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