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安僖王朱美坚(1420年—1453年)[1],明朝广昌悼平王朱济熇庶出独子。

生平 编辑

袭爵前 编辑

宣德二年(1427年)十月,悼平王薨。[2][3]三年(1428年)五月,朱美坚得赐名。[4]七月,行在户部奏悼平王去世后,岁禄二千石应该停支,但他的王妃和子女都要生活,想按永乐年间伊王朱㰘的例子每年给米三百石,明宣宗认为悼平王去世,正该优恤其家,三百石不足赡养,再加二百石,令有司每年给。[5]

宣德七年(1432年)二月,行在户部奏太原府阳曲县民地二十三顷已为广昌王坟域,请求免其税粮,获准。[6]

七月,命刑部右侍郎吴廷用、刑科给事中年富为正副使,持节封镇国将军朱美坚为广昌王。[2][7]

袭爵后 编辑

九月,朱美坚和庆成王朱美埥都请求入宫谢袭爵之恩,宣宗写信阻止。[8]十月,行在户部奏称庆成、广昌二王的岁禄应该比初封王减半,为一千石,半米半钞,获准。[9]十二月,朱美坚奏本府军士不够用,宣宗命行在兵部将被调发大同操备的半数军人和及工部调动助营缮者还给他。[10]

正统二年(1437年)十月,命武定侯郭玹、新宁伯谭广为正使,刑科给事中郭瑾、工科给事中李昇为副使,持节册封兵马副指挥田能女为朱美坚妃。[11]

九年(1444年)九月,朱美坚奏祖父晋恭王朱㭎、父悼平王遗留绘容无祠堂祭祀,想如伯父宁化王朱济焕修缮府邸的例子,由朝廷提供物料工匠。明英宗称山西民力罢敝不宜加重,令其自己制造。[12]十年五月,户部奏广昌王胞姐屯留县主去世,其岁禄应该停止,多余的部分计算追回,英宗念其丧事有花费,特令免追。[13]

十二月,广昌王府总旗徐礼告发内使阮通藏匿国课、盗用军储,且擅自与山西署都指挥佥事江洪宴饮。内使范玉、典仗丁惠都与阮通不和,资助徐礼路费。事下巡按,监察御史熊璘查实,朱美坚也奏徐礼刁诈,英宗命杖徐礼,发戍边,范玉、丁惠、阮通都杖责后释放。[14]

十三年(1448年)三月,朱美坚的堂兄弟永和王朱美坞奏父永和昭定王朱济烺岁禄粳米二百石,袭爵后减半,请求如广昌王例,事下户部覆奏,获准。[15]

十四年(1449年)九月,朱美坚奏称想诣京朝贺,明代宗回信制止。[16]

景泰元年(1450年)九月,广昌王妃田氏薨,代宗遣中官致祭,命有司营葬。[17]

二年(1451年)四月,广昌王嫡母太妃杨氏奏朱美坚已过三十岁,王妃已故,又没有儿子,请求于山西所属州县选良家女续婚,获准。[18]十一月,命建平伯高远、平乡伯陈辅为正使,户科给事中成章、礼科给事中杨穟为副使,持节封兵马副指挥张彦和女为广昌王妃。[19]

三年(1452年)十二月,朱美坚堂弟宁河王朱美堛奏其母年老,粟米不够用,请求每年支用粟米四百石、粳米一百石奉母。事下户部,议山西布政司每年征粳米二千九百,其余分拨晋、沈、广昌、宁化、永和五府,而灵丘等二十八王都没有粳米,实为不均,请求从此将山西每年征用粳米除晋王府给七百石、沈王府给二百石以外,其余都平均拨给各王,获准。[20]

四年(1453年)七月,王妃张氏薨,代宗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21]

五年(1453年)五月,代宗写信给朱美坚,表示已知他已经选择了堂兄云丘简靖王朱美堣次子为嗣,特赐名朱锺䥏[22]

同年,朱美坚去世,谥安僖。因无子,国除。[2]九月,太妃杨氏奏称朱美坚薨,岁禄停止,丧葬养赡的费用都没有来源,请求仍如旧赐应支禄米,获准。[23]

身后 编辑

天顺三年(1459年)二月,户部上言近日博野王朱成鐭奏缺乏粳米,是因为山西地产粳米不多,应该令本布政司将原派广昌等王及新封各王的粳米平均分配,获准。[24]

成化元年(1465年)二月,朱美坚生母刘氏奏请让朱锺䥏袭封,礼部上奏。明宪宗认为没有过继子袭封的例子,令朱锺䥏仍以镇国将军的原本爵位为广昌王府奉祀。[25]

朱锺䥏不迟于成化七年(1471年)去世。[26]成化十七年(1481年)六月,晋庄王朱锺铉奏朱锺䥏长子朱奇澢已成年,且广昌王仪仗印册尚在,请求让他袭封广昌王。礼部认为如之前所议,朱奇澢应该只封辅国将军,宪宗命晋王不要再就此事上奏,并令将广昌王印带回京城。[27]

朱奇澢与其子奉国将军朱表桧相继奉祀广昌国。朱表桧绝嗣后,云丘恭僖王朱奇渲想以第三子为广昌国奉祀,与镇国将军朱表檊争相奉祀广昌国,但二人皆因与朱表桧平辈而不获准,两人因而彼此怀恨,互相弹劾,最后于正德九年(1514年)七月被下敕切责、各夺禄米一年,将教授等官下巡按御史逮问。[28]嘉靖三年(1524年)十二月,晋端王朱知烊提出由朱表桧弟朱表棷承祀广昌国,山西守臣则提出应由身为晚辈的朱表桧侄朱知㷬承祀。明世宗同意朱知㷬以镇国中尉承祀。[29]

评价 编辑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

  1. ^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四
  2. ^ 2.0 2.1 2.2 《明史》卷一百·表第一·诸王世表一
  3.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
  4.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
  5.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
  6.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
  7.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三》
  8.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
  9.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
  10.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
  11.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
  12.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
  13.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
  14. ^ 《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
  15.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三》
  16.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三》
  17. ^ 《废帝郕戾王附录卷十四》
  18.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
  19.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
  20.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四》
  21.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
  22.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一》
  23.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五》
  24.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
  25.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十四》
  26. ^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
  27. ^ 《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十六》
  28.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
  29.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
前任:
父悼平王朱济熇
明广昌国国王
1432年-1454年

原因:无子国除,
堂侄朱锺䥏作为嗣子以镇国将军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