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荣里 (台南市)

中華民國台南市學甲區轄下一里行政區

新荣里是位于台湾台南市学甲区南边一角的一个里,该里的范围涵盖了东阳国小东北半部和南部。东临丰合里,西临仁得里,南临大湾里,北临慈福里[1]

新荣里
地图
坐标:23°13′26″N 120°10′59″E / 23.223952°N 120.183158°E / 23.223952; 120.183158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台南市
乡镇市区学甲区
区划9邻
政府
 • 里长谢佑敏
 • 办公处台南市学甲区新荣里1邻东寮9号
人口(2023年3月)
 • 总计2,856人
 • 户数1,056
 性别比:99.58
(男性1425人,女性1431人)
户口资料:学甲区户政事务所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67000130002
毗邻丰和里大湾里仁得里慈福里
电话6-7837468

地理与命名由来 编辑

新荣里辖有东寮、东竹围、两个部落。东临丰合里,西临仁得里,南临大湾里,北临慈福里。其中,东竹围庄内含有原二港仔聚落居民。新荣里的名称源自于希望此地能够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寓意。[1][2]

聚落历史 编辑

东寮

东寮位学甲市区东南边,于东阳国小南侧,现宝发路南边一带,其由来为明郑时期由银同县陈姓于学甲东边建寮垦荒,故称东寮;另有一说法为“陈寮”讹转而来。于日治时期称“学甲九保”。[2]建于1936年的原庄庙东兴宫,于建庙时带有盼“东寮兴隆”之意;今东阳国小初时为东寮分校,后因东为太阳升起之地,因而独立时改名称为东阳国小[2]

东竹围

东竹围位学甲市区东边。先民早期造屋时多以刺竹围成围篱用以防盗,因多刺竹围篱又位于学甲东侧,故称东竹围。在日治时期与宅口并为学甲七保,后于战后设村并于新荣里。原位于急水溪下游行水区内的二港仔聚落于1989年莎拉台风来袭遭淹,后部分居民迁村至东竹围庄内。[2]

文化资产与聚落信仰 编辑

东兴宫

东兴宫位于东寮庄头,为东寮庄庙,主祀池府千岁。位东阳国小南边,分为内外五营。外五营有西、北、中不锈钢造的圆锥形营厝仔,设置较为简易;东、南两营为门楣具营称的砖砌普型营厝仔,具铁栅门。一年有两次收放兵,农历7月,于6月底赏兵后收兵,待8月16日再放兵赏兵,此为第一次;第二次为过年,12月16日在赏兵后收兵,隔年元月16日复放兵赏兵;钉竹符、安营的时间为同祀神明太子爷(中坛元帅)诞辰9月初9而非主神池府天岁诞辰。[3]

东竹围

以李府千岁为庄神的东竹围聚落,位东阳国小东北边,原以“卜炉主”方式全庄轮祀,后于1970年代选举镇民代表而分裂,当时因原所有者将原李府千岁抱回,使其不再为全庄共有,遂使其他庄民另雕新李府千岁,造成一庄一神两拜现象,后也发展成各自卜炉主、各自安设外五营,并将庄神称为旧李王、新李王。[3]

 此庄有一庄两套系统的特殊现象,原全庄共祀时所设的外五营是以三角形铁皮作营厝仔,当地称为“尖头仔”,并以废油漆桶作为香炉;脱离全庄共祀后也另行设置外五营,营厝仔为模灌水泥的庙型神龛。[3]

纪念道路 编辑

宝发路

宝发路为感念时任县长杨宝发开路所命名。位东阳国小南边东西向往麻豆的公路。[2]

华宗路

华宗路是地方为纪念陈华宗对学甲乡里的贡献,将学甲最大的马路―中央公路命名为华宗路(原省道“台十九线中央公路”)。[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台南市学甲区公所.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資訊網. 台南市学甲区公所. 2018-09-14 [2023-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2. ^ 2.0 2.1 2.2 2.3 2.4 2.5 黄, 文博.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8: 45–47. 
  3. ^ 3.0 3.1 3.2 黄文博. 南瀛五營誌(溪北篇)下卷. 台南县政府: 台南县新营市. 2004: 475–476. ISBN 957-01-7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