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屋站 (兵库县)

日本鐵路車站

岩屋站(日语:岩屋駅いわやえき Iwaya eki */?)是位于兵库县神户市滩区岩屋北町日语岩屋北町四丁目1番1号,阪神电气铁道本线车站[1]。车站编号为“HS30”。2011年3月15日起,此站附加了“兵库县立美术馆前”副站名[2]

岩屋站
车站大楼(2014年4月11日)
车站大楼(2014年4月11日)
日语名称
岩屋 – いわや – Iwaya
车站概览
其他名称兵库县立美术馆前
位置 日本兵库县神户市滩区岩屋北町日语岩屋北町四丁目1番1号
地理坐标34°42′14.70″N 135°13′4.22″E / 34.7040833°N 135.2178389°E / 34.7040833; 135.2178389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下车站[1]
站台2面2线[1]
历史
启用日期1905年(明治38年)4月12日[1]*
上车人次
统计年度
平均每日5,871人次(不含下车乘客)
2017
邻近车站
上一站 阪神电气铁道 下一站
西滩
HS29
0.6km
HS 本线
HS30
距离大阪梅田29.7km
春日野道
HS31
1.1km
月台(2010年2月21日)
东出口的楼梯遗址(2012年6月10日)

历史 编辑

 
岩屋停留所。在站名牌上书写上“いはや”。
 
准备使用的岩屋站(右方半地下车站)与左边临时路轨。(1933年)
 
阪神水灾日语阪神大水害中受损的岩屋站(1938年)
  • 1905年(明治38年)4月12日 - 阪神本线开业,此站启用[1]
  • 1933年(昭和8年)6月17日 - 此站以西区间改用地下路段[1]
  • 1938年(昭和13年)7月5日 - 发生阪神水灾日语阪神大水害,使此站受损,本线不能通行。在7月22日西滩至三宫之间重开,8月16日全线重开[3]
  • 1945年(昭和20年)3月16日 - 月台上盖被空袭受损[4]
  • 1968年(昭和43年)4月7日 - 开设由山阳电气铁道神户高速铁道东西线直通至前往大石站的班次。
  • 1995年(平成7年)
    • 1月17日 - 发生阪神大地震,包括此站之内的阪神本线暂停营业[1]
    • 2月20日 - 此站至三宫站之间重开,此站重开[1]
    • 3月1日 - 西滩站至此站之间重开[1](在同年6月26日全线重开)。
  • 1998年(平成10年)
  • 1998年(平成10年)2月15日 - 山阳电气铁道山阳特急驶入阪神本线的班次缩短至三宫站。此站停站的山阳列车只有S特急普通
    • 7月1日 - 只于早上上行设有班次的急行列车停站。
  • 1999年(平成11年)8月27日 - 开展铁道站综合改善项目,此站开始车站设施改善工程。并把车站相关设施转让至神户高速铁道
  • 2001年(平成13年)
    • 3月10日 - 山阳电气铁道S特急与普通驶入阪神本线的班次缩短至三宫站。此站没有山阳营业列车停站。另外,当日起快速急行和急行停站。
    • 6月22日 - 新设上行月台(梅田方向),在此之前只有1面2线的月台,在此之后改为2面2线。而原来的月台改为下行专用。
    • 8月31日 - 随著车站大楼重建和迁移,车站设施改善工程完成。
  • 2009年(平成21年)3月20日 - 快速急行不再停站(同时急行不再驶入此站),所有优等列车日语優等列車均通过。
  • 2011年(平成23年)3月15日 - 加入“兵库县立美术馆前”副站名。
  • 2014年(平成26年)4月1日 - 引入车站编号[5][6]

车站构造 编辑

曾经此站设有1面2线的岛式月台。在阪神大地震后,车站南边开始再次发展“HAT神户日语HAT神戸”,同时在1999年至2001年迁移车站大楼,以及进行改善工程[1]。在改善工程后,车站设有2面2线的单式月台,设有升降机电梯。车站设有转辙器绝对信号机,被定义为停留所。月台可容纳6卡编成的19m级的阪神、山阳电气铁道车辆,月台长度为120米,6卡21m级的近畿日本铁道车辆不可停此月台。另外,由于月台上设置了3门车专用的月台栅栏(阪神和山阳列车),4门车(近铁列车)不能使用此月台。

在2001年秋天,此站被受到国土交通省要求,试验装设固定式的“防坠栏”[7],截至2011年,其他阪神车站没有安装同类栅栏。但是在大阪梅田站装修工程后,月台上将设置了月台栅栏。

现时车站闸口只有西边1处,曾经在东边也设有闸口[1]。现时下行月台(曾经为岛式月台)于梅田一方的终端曾经设有连接道路旁的楼梯,该楼梯曾经为连接东出口的通道[1]

在地面车站时代,那车站位于现时半地下车站的东边,而地面车站的闸口也是在东边。在战时,西口主要连接神户制钢,有许多在该处上班的通勤人员会使用西出口通勤,同时也可利用西出口前往国铁滩站,相对东出口较少人使用。随后在战后由于自然灾害关系,东出口被废止,只留下楼梯[8]。该楼梯在东出口废止后一直没有使用,直至发生阪神大地震后,在设有代行巴士后成为临时进出车站通道[9]。在1999年开展改善工程后,再没有使用楼梯。

在车站西边隧道出入口右边设有写上“和风通”(三宫方向)和“技补天”(梅田、大阪难波方向)的匾额

月台 编辑

月台 路线 上下行 方向
1   本线 上行 尼崎大阪(梅田)难波奈良方向
2 下行 神户(三宫)明石姬路方向
  • 在站内没有标记月台编号。在官方网站的站内图、“阪神App”中设有标示月台编号,上行方向为1号月台,下行方向为2号月台。
 
岩屋站配线略图
←梅田方向 三宫方向→
参考资料[10]

使用状况 编辑

在2007年度平均每日上下车人次为9,804人。比西边邻站春日野道站较少。

车站周边 编辑

巴士路线 编辑

相邻车站 编辑

阪神电气铁道
  本线
直通特急、特急、快速急行
通过
普通
西滩(HS29)-岩屋(HS30)春日野道(HS31)
* 在地上车站时代,春日野道站与此站之间曾设有胁滨站,

注脚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兵庫の鉄道全駅 私鉄・公営鉄道. 神户新闻综合出版中心. 2012-12-10: 28. ISBN 9784343006745. 
  2. ^ 阪神“岩屋駅”駅名看板に“兵库県立美术馆前”の名称を追记しますPDF - 阪神电气铁道 2011年3月15日
  3. ^ 《输送奉仕の五十年》(阪神电气铁道,1955年)P.200(年表)。在P.97记载收复工程内容。
  4. ^ 《阪神电気铁道八十年史》P.550
  5. ^ 阪神「三宮」を「神戸三宮」に駅名変更、駅ナンバリングを導入し、すべてのお客さまに分かりやすい駅を目指します (PDFlink) (新闻稿). 阪神电気铁道株式会社. 2013-04-30 [2016-04-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17). 
  6. ^ [アラカルト]3月20日=兵庫 ◆駅ナンバリング、神鉄が導入. 読売新闻(大阪朝刊) (読売新闻大阪本社). 2014-03-20: p.32. 
  7. ^ 存档副本. [2020-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8). 
  8. ^ 关西之铁道 通卷22号“1990新春号 阪神电気铁道特集”P34
  9. ^ 存档副本. [2009-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2). 
  10. ^ 東海道ライン 全線・全駅・全配線 第7巻 大阪エリア-神戸駅. 図说 日本の铁道. 川岛令三日语川島令三编著. 讲谈社. 2009. ISBN 978-4-06-270017-7.  27页
  11. ^ 存档副本 (PDF). [2020-05-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5-14).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 岩屋站(路线图、车站资讯) - 阪神电气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