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武德殿,位在台湾台中市,是日治时期兴建的武德殿之一,属于州厅级武德会支部。第一代位在台中公园西南方,遗构现存彰化花坛台湾民俗村,解体保存中;第二代位在台中市村上国民学校(现忠孝国小)南方,现已不存。

第二代台中武德殿

历史 编辑

第一代 (1913-1930) 编辑

第一代台中武德殿是大日本武德会台湾地方本部台中支部演武场,其由西胜袈裟设计,位在台中市大正町六丁目,即台中公园西南方,于大正1年8月10日动工,2年(1913年)3月底竣工,建筑形式为木造平家内地瓦葺御殿式,建材使用了东势角和八仙山的桧木,总工费为11,967圆,由川崎勘次兴建。其占地两千多坪,包含演武所、宿舍、附属浴室和厕所。昭和5年(1930年)台中支部演武场因台中市市区计画变更将遭拆除,经曹洞宗冈部快道禅师争取,昭和6年(1931年)将其解体运至彰化员林,经由铃木金吉设计重构,改为“金凤山员林寺”,作为寺庙之本堂(大雄宝殿)。1995年员林寺改建,解体后之大雄宝殿移至彰化花坛的台湾民俗村保存,迄今未重组。第一代武德殿拆除后,原址兴建台中市尹官舍。

第二代 (1930-1997) 编辑

第二代台中武德殿,位在台中市村上町(幸町游园地内),台中市村上国民学校(现忠孝国小)南方,昭和6年(1931年)竣工,建材为钢筋混凝土。其在二战后作为宪兵队,并在1997年被拆除改建为现今的“中山地政大楼”。[1][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台中市史》,台中市:台湾新闻社,昭和9年
  2. ^ 鈴木金吉- 台灣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aiwan.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