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热点

地质

冰岛热点是一个地质学热点,也是附近地区频繁的火山活动之成因之一。这些火山活动导致了冰岛的形成。

克拉夫拉火山爆发,1984 年
冰岛活火山地区图

描述

编辑

冰岛周边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平均每三年就会有一次爆发(在二十世纪里,冰岛上及其附近的火山就爆发了39次)。而在有纪录的历史中,大约三分之一的玄武岩熔岩都是由冰岛火山爆发产生。其中比较有名的爆发包括公元934年卡特拉火山埃尔加火山裂缝英语Eldgjá大爆发(其为史上最大型的玄武岩熔岩大喷发)和公元1783年的拉基火山爆发(史上第二大)。另外,也有数次在冰冠下的爆发引起了破坏性的冰湖溃洪,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的埃亚菲亚德拉爆发。

冰岛处于大西洋中洋脊之上,受到欧亚大陆板块北美洲板块各自的反方向拉扯,是区内频繁火山活动的原因之一。但大西洋中洋脊的其他部分多属海平面之下之海底山脉,只有冰岛能发展成一独立岛屿,代表其必定有额外的形成原因。

科学家相信,在冰岛周边地幔较其他地方高温,同时含更大量水气。含水气的岩浆的融化温度较低,可能是冰岛地区成为火山活动热点的原因。

热点形成的各派论说

编辑

对于冰岛热点的成因是由地下深层热柱所引起,还是有较浅层的其他因素,一直存在争议。[1]

有些地质学家怀疑冰岛热点可能与其他地质学热点(比如夏威夷热点)有不一样的起源。在夏威夷-天皇海山链太平洋板块的运动轨迹可以从该地区火山的时序排列推出,而冰岛却缺乏此等轨迹。

有人则认为自格里姆火山叙尔特塞的山链反映了欧亚大陆板块的运动轨迹。而自格里姆至斯奈山半岛火山带的山链则是北美洲板块运动的表征。[2]

热柱假说

编辑

有学者认为冰岛下面存在地函热柱,而地质学热点则是热柱在地面上的表征。热柱造成的热对流加强了受板块拉扯引起的火山活动,并影响了冰岛中部地区及火山地域西南部的雷克雅内斯半岛。一般相信热柱范围比较狭窄,约宽100公里,但可延伸至地表下至少400-650公里,甚至深入地幔与地核的边界。

研究指出冰岛热点的温度可能只比周边地区高50-100K,故不一定能产生上升性的热柱。

而冰岛缺乏像夏威夷-天皇海山链一样顺次形成的火山链,可能是由于地函热柱长时期在格陵兰刚块之下的缘故。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注解

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