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胤绪(15世纪—16世纪),思孝湖广德安府应城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余胤绪出生时父亲梦见绯袍神人进入房间,成长后聪明而孝顺,随父亲到应天赴考,从事湛若水,到嘉靖元年(1522年)的举人,五年(1526年)成进士[2],获授南京户部主事,调任吏部,升考功司郎中大计查核公正,因此忤逆权贵,在十二年(1533年)被罢官[3]

嘉靖十八年(1539年),余胤绪获原官起用[4],二十三年(1544年)改任南京通政使司参议[5],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陞南京太仆寺少卿[6],随即改任北京太仆寺少卿[7],次年(1551年)再升为南京太仆寺[8],改南京大理寺[9],其后官至户部右侍郎,以左侍郎闲住。他生平清谨而纯厚,专心理学,晚年在西河讲学,曾对弟子说:“经师易求,身师难得。古人之书须体之,身心见之,行事方是有本之学,若本原不深,虽高才能文亦枝叶耳。”死后在隆庆二年(1568年)因湖广巡抚刘悫建言下得赐祭葬[10],门人私慎修先生,著有《玉崖集》、《遵古便览》,入祀乡贤祠[1][11]

引用

编辑
  1. ^ 1.0 1.1 雍正《应城县志·卷九·人物志上》:余胤緖,字思孝,初诞时父梦绯袍神人入室,緖生而颖异、性至孝,从父南雍,师事湛元明先生,悟周程宗旨,登嘉靖丙戌进士,授南户部主事,调吏部,历考功司郎中,察计秉公,忤权贵免归。荐起南考功,迁南通政叅议,历太仆大理卿、户部右侍郎,平生清谨谦冲,刻意理学,晚年讲业西河之上,绅士翕然宗之,卒赐祭葬,门人私谥慎修先生,从祀鄕贤,所著有《玉厓集》、《遵古便览》藏于家。
  2. ^ 雍正《应城县志·卷六·选举志》:进士 明……(嘉靖)丙戌科 余胤緖 壬午举,有传
  3.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九》:(嘉靖十二年四月)己卯上谕吏部曰:“院部考察京官及科道拾遗事既竣,独科道互相纠劾业有成命,今数日未见题请,显有畏附之松,姑置不究,宜遵例令两京六科十三道从实互举以听去留。”于是吏部尚书汪𬭎等上章引罪,因劾该司郎中余胤绪隐匿成命、蒙蔽堂官,宜重治,得旨宥堂上官,罢胤绪为民,馀该司官各夺俸一年。
  4.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二》:(嘉靖十八年十二月)癸酉诏起用原任通政使司右参议李凤来、浙江道监察御史蔡叆、山东道御史杨爵、湖广道御史浦𬭎、吏部考功司郎中余胤绪、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林炫、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吴鼎、兵部武选司主事袁袠、陕西按察司佥事施昱。
  5.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四》:(嘉靖二十三年三月壬子)陞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余胤绪为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
  6.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嘉靖二十九年五月)乙酉陞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余胤绪为南京太仆寺少卿。
  7.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三》:(嘉靖二十九年七月)壬子改南京太仆寺少卿余胤绪为太仆寺少卿。
  8.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一》:(嘉靖三十年三月)甲寅陞太仆寺少卿余胤绪为南京太仆寺卿,工科都给事中李珊为应天府丞。
  9.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嘉靖三十年十二月乙亥)陞南京太仆寺卿余胤绪为南京大理寺卿,南京国子监司业卢宗哲为南京尚宝司卿。
  10.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二十四》:(隆庆二年九月)乙亥复兵部左侍郎为民陈洪谟、户部左侍郎闲住余胤绪原职,乃赐祭葬如例,以湖广抚按官刘悫等言二臣皆因公落职,舆论称枉故也。
  11. ^ 光绪《德安府志·卷十四·人物二》:余仍【胤】绪,字思孝,应城人,幼颖异、性至孝,从父南雍师湛元明,悟周程为学宗旨,登嘉靖丙戌进士,授南户部主事,调吏部厯考功司郎中,察计秉公,忤权贵免归;以荐起南考功,迁南通政参议,厯太仆、大理卿、户部右侍郎乞休归。仍【胤】绪端介纯厚,笃志圣学,晚年讲业西学,尝谓门子弟曰:“经师易求,身师难得。古人之书须体之,身心见之,行事方是有本之学,若本原不深,虽高才能文亦枝叶耳。”从学者皆宗其教,著有《玉崖集》、《遵古便览》,殁祀乡贤。 应城樊志

参考文献

编辑
  • 雍正《应城县志》·卷六·选举志
  • 雍正《应城县志》·卷九·人物志上
  • 光绪《德安府志》·卷十四·人物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九、卷二百三十二、卷二百八十四、卷三百六十、卷三百六十三、卷三百七十一、卷三百八十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