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赣语

最新留言:InternetArchiveBot在5年前发布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
Former good article赣语曾属优良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典范条目落选赣语曾获提名典范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列表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7年4月27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07年5月9日典范条目评选落选
2007年7月28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08年10月31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14年9月19日优良条目重审撤销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优良条目;其后评选典范条目亦落选
基础条目 赣语属于维基百科社会科学主题的基础条目第五级
条目“赣语”已被列为文化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之一。请参见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以了解详情。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条目评选

编辑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特色条目评选

编辑

第二次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评选

移动人: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抢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07年7月28日 (六) 14:44 (UTC)回复


章节清理

编辑
  • 哪个要系觉得个篇文章硬系要清理,请便!让话倷也好指出来什哩地方写得不够正,偶也能改呃,嫑阴阳怪气嘅话句“这个条目或章节可能需要清理”,偶啷晓得倷指哪哟!--Symane 2007年8月10日 (五) 21:58 (UTC)回复
    • 我不懂听赣语,不过我大概也知道您想说什么,我知道您很想把它做GA,但真的有地方在GA里难而接受:
      1. 列点过量:单在名称一段,整个列点竟只有区区五项,有明显滥觞。列点较少的地方整理成一个完整段落就好了。
      2. 表格出现大量悬空:一个拼音表竟有这么多的位置是空的,请问有没有一个更好的编排方法呢?
      3. 图片意思不清:单是那个赣语的地域分布情况的那幅我根本看不明白是怎么分布。
      4. 还有历史的一段使用过量引言,连贯性大减。
    以上意见—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抢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07年8月17日 (五) 19:53 (UTC)回复
      • 对于你想说的我有以下观点,
      • 台湾话作为GA,其【单在名称一段,整个列点竟只有区区项】,还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 en:Taiwanese (linguistics)作为英文版的GA,其【一个拼音表竟有这么多的位置是空的】,看来也没有找到好的编排方法!!(音节存在就是存在,没有就是没有,空的证明就是不存在,难道您要生造出一些音来不成?)
      • 图片看不清只能说你对赣语地域不甚了解,‘赣语的地域分布情况’一图五省份个个标明,方言片以及代表点都清楚明了,您仍然是“根本看不明白是怎么分布”,哪我只能说句抱歉了!
      • ‘历史’更是蹊跷,引言为〖“胡谐之,豫章南昌人也。……上方欲奖以贵族盛姻,以谐之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谐之家教子女语。二年后,帝问曰:“卿家人语音已正未?”谐之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无关段落都已用“……”加以省略,但您仍觉得太多。而汉字作为GA直接大段引言,连贯性那可真是不减呐!
    • 综上所述,您的评论鄙人不甚接受。如无其它意见,近期本人将移去文章开头的XXX。谢谢!!--Symane 2007年8月22日 (三) 17:39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第三次)

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08年10月31日 (五) 08:30 (UTC)回复

北方话发展出卷舌音?

编辑

舌叶音从先秦音系汉代音系开始,一直就存在(庄母,初母,(床母)),分明是江西话里的卷舌音消失了。--74.64.117.213 (留言) 2010年4月27日 (二) 03:25 (UTC)回复

赣语的指示代词有几个

编辑

"指示代词:赣语的指示代词有近指、远指两种方式。近指用“个”,远指用“许”"--我是江西人,怎么感觉赣语有3个指示代词?除了“个”和“许”,还有“里”。对此提出怀疑。

关于本条目亲族词汇的问题

编辑

父亲是叫做 yá 吧? 不是叫做“爷”,爷好像就是爷Qa003qa003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11:57 (UTC)回复

内容修整

编辑

入声韵尾

编辑

赣语的入声韵尾演变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外区少见的现象如:

  • 1.中古的 -p -t -k 在某些方言点变成 -uʔ -iʔ -ʔ 。江西黎川县城老派有 -p -iʔ -ʔ 三种韵尾,但是 -p 尾在黎川县的荷源北部(颜森)变成了 -uʔ 尾,这保留了原来韵尾的唇性特征,但是双唇没有闭拢,比如:鸽 kouʔ 叶 iauʔ 。附近资溪县的乌石(资溪县志)有类似变化:鸭 ŋauʔ 叶 iauʔ 。江西西边的万载也有类似情况,《万载县志》记录的相关韵母有:auʔ 答夹法塔甲;euʔ 设入涉;ieuʔ 猎业协;-ɿuʔ 执;iuʔ 立(六肃局足)。在《万载县志》中只有下面这个对立还算完整:auʔ 答夹法塔甲:aiʔ 辣八瞎发:aʔ 白尺摘。《江西赣方言来母细音今读舌尖塞音现象的考察》(孙宜志) 提及南昌和安义“粒”读iuʔ。安义老派有 -m/p 尾,来母细音读 在安义很常见。
  • 2.一些方言点的 -l 尾。-l 尾一般是从 -t 尾变来的。《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刘纶鑫)提到了修水义宁镇(-t -l -ʔ)、都昌(-l -k)、高安县(-l -ʔ)、南丰县琴城镇(-p -t -k -l,-k 也有人标成-ʔ),《江西赣方言语音研究》(孙宜志)提到了都昌三汊港(-l -k)、奉新宋阜乡(-l -ʔ)、鄱阳饶阜镇(-l -k)。在湖南、湖北的一些方言中也可以见到 -l 尾的记载,比较特殊的是湖北通城的演变。吴宗济1936年调查通城十里市的方言时,记录了入声韵的 -l 韵尾。根据董为光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这个韵尾在当地已经分别变成了 -n 尾、-i 尾和开尾韵字。演变成 -n 尾的一些字在现在通城的一些方言中读 -nʔ (具体音值有不同记法)。当地 -l 尾向 -n -i 的转化,与某些人主张的上古汉语 -l 尾的演变颇有相似之处。
  • 3.江西余干的 -tn -kŋ 尾。陈昌仪曾经指出,余干的入声韵在发了塞音尾后,经过短暂的停顿,然后又有一个同部位的鼻音。也即在 -t 后有个 n ,-k 后有个 ŋ 。入声韵的这种鼻音只出现于单字音、句子末尾和句中停顿处。对于余干的这种现象,朱晓农等人在《中国语文》的文章中给过一个解释,认为属于嘎裂音。
  • 4.江西湖口(流芳)的浊塞尾 -g 。这是郑张尚芳调查到的。他在《上古汉语》中说:今天也有些汉语方言的入声韵尾较浊,如广东连山话(粤语系统)、江西湖口流芳话江桥话(赣语系统),流芳就是 -g 、-l 相配的……我调查过的方言中,凡是保留浊塞音声母又保留着非 ʔ 塞音尾的方言,这些塞尾都读浊音尾。例如:流芳:直 dzig 角各 kɔg 踢 ɖig 拔 bal 夺lʚl 阔 guɛl 割 kol 刷 sol 骨 kuEl 夹 kal 。郑张说,方言中有浊塞音尾实际并不太罕见,不过常常被方言调查者按习惯处理成清塞音尾了。他认为浊塞音尾比清塞音尾更近于阳声韵尾。
  • 5.福建闽赣方言的鼻韵尾。在福建的邵武和光泽,中古咸深二摄的入声字大都变成了鼻韵尾。一般光泽读 -m ,邵武城关读 -n ,但邵武城关以外的不少地方,比如邵武的和平、沿山,还保留 -m 尾。比如“鸭”,光泽 am ,邵武城关 an ,邵武和平 am 。具体演变过程尚不清楚。--Sγmαnə    ╰( ̄▽ ̄)╭ 2011年12月22日 (四) 23:53 (UTC)回复

赣语的系属

编辑

第二种观点认为赣语和客家话应合为“赣客语”,如1937年李方桂就有“赣客家”的提法、1941年罗常培认为二者是“同系异派”,詹伯慧的《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一书中说:“近几年来颇有一些方言学者赞成客、赣还是合为一区好。从发展的趋势看,今后也许会逐步倾向于把客家话和赣语合并”。但是有学者认为客家话和赣语无法合成一种语言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说客家话的人和说赣语的人在语言上相互排斥,心理上不相认同。[9]除此之外,赣语和客家话在辞汇、语法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再加上粤语,三者合称为“赣-客-粤语群”,正因为这三种语言在音系、辞汇上具有较多的相似性。

这一段我认为可以不要。第一点,《中国语言地图集》将赣、客分为两个语言,罗杰瑞的《汉语概说》也将赣、客分为两个语言。二,赣语同客家话不同的词汇较多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

优良条目重审

编辑

比照法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人文学科 - 语言学,提名人:7留言2014年9月11日 (四) 02:09 (UTC)回复

投票期:2014年9月11日 (四) 02:09 (UTC) 至 2014年9月18日 (四) 02:09 (UTC)
0支持,1反对,撤销。--116.29.50.166留言2014年9月20日 (六) 02:21 (UTC)回复

人口、方言分片、部分内容主要修改

编辑
  • 赣语的人口数据:条目里的人口数据大部分只有说明,没有参考来源,有一处的参考来源则和内容无关,这里附上2012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数据。
  • 修正赣语分片里的县市:2012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里赣语的分片相比旧版本有作出少部分改动,如:平江从昌都片被归入大通片等等;行政区域划分或命名问题,如宁冈县并入井冈山市等等;市辖区和市区的歧义,如抚州市和临川区等等。
  • 条目里“音韵”下的古“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在今赣语的分化实际上是参考刘纶鑫所著《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编写的,内容实际上涉及赣语、客家语这两大方言的古四声分化。一般来说当某个特点同时涉及赣语、客家语的县市,则会特别注明哪个县市是说赣语、哪个县市是说客家语的。如果只涉及一个方言,则一般没有注明。编辑前条目里在“去声”下“有入声调,无入声韵母”第二则的有两个入声调。赣县王母渡乡古咸、山、深、臻四摄清声母入声字为阴入,无塞音韵尾,读长音;古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清声母字为阳入,读长音,无塞音韵尾和“去声”下的“中古去声字依声母清、浊分流,但只有一个去声调,没有阴去、阳去两类去声调。其去声清、浊声母字各自的走向又有以下几种情况”里第三则清声母去声字归上声,浊声母去声字为去声。石城属于这一种。石城和赣县王母渡都么有注明是什么方言,《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原文也是如此,不过我们再详细参考《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里面实际上有提到这两县实际上属于客家语,而不是赣语,如文章里“四、客赣方言的去声”的第二则:信丰县虎山乡、赣县王母渡乡、赣县韩坊乡、龙南、全南、定南、安远县欣山镇、安远县龙布乡、雩都、兴国、瑞金、宁都(以上属客家话)都属于这一类和“五、客赣方言的入声”的第一则、第一条:石城(属客家方言),有三个韵尾:-p -t -k。综合以上各点,所以将条目里不属于赣语的赣县王母渡、石城及所描述的特点删除。

Oujangximan留言2015年1月20日 (二) 02:10 (UTC)回复

  • 条目里关于赣语的分布区域前后矛盾,前一个段落说江西省的四分之三;后一个段落则说江西省的三分之二,根据参考资料《江西方言的分区》,将分布区域更正为三分之二,也修正少部分布描述错误的问题。

Oujangximan留言2015年1月20日 (二) 05:16 (UTC)回复

有关历时演变与语音史方面,本词条几乎一文不值。

编辑

举例说,“古无舌上音”一节,有编辑者将与知组合并了的正齿音读端拿来作证,显然是驴唇不对马嘴。既然知三章无别,那就不要再去说什么上古了,中古晚期能评一评就已经不错。现代汉语方言敢说自己是上古,敢有超出切韵音系范围的层次的,屈指可数。霎起林野间留言2015年5月29日 (五) 08:06 (UTC)回复

赣语轻唇音化比普通话严重的多得多,还叫保留了上古汉语的声母? 赣语有复辅音? 你二十岁,隔壁老王以前也20岁,你是隔壁老王?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赣语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4:1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赣语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23日 (一) 03:11 (UTC)回复

返回到“贛語”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