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无神论/存档1

最新留言:3年前由Gluo88在话题无神论的定义内发布

为何不能有共产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叙述?

因为想洗脑或讨好读者,觉得意识形态丢脸,或害怕引起读者反感?—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20.130.38.136对话)于2019年3月3日 (日) 23:49 (UTC)加入。

为何圣经页面编辑者可以是相反立场的无神论者?

因为维基百科向来是"一言堂"?或多数语言暴力的场地?多数语言和平者请自行放弃?—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20.130.38.136对话)于2019年3月3日 (日) 23:52 (UTC)加入。

说个啥呢 维基百科没有社交网站来得网络话语垄断好吗 鬼脸钱留言2020年12月20日 (日) 17:54 (UTC)

是否也不能有相反立场(例:佛、道、一神...里少数无神论)的叙述?

参阅蒂莫西 • 梅塞尔克鲁斯,波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对维基编辑者提出客观立场的省思 https://www.guokr.com/article/99240/?page=4 ‘我问维基百科的把关人, “你倒是说说,怎样才能让一个表明真相的少数观点,战胜一个错误的多数观点?” 他回应道,无比欢迎您在这里讨论一个可靠的信息,这正是讨论页面的用处;然而,你可能需要先阅读维基百科有关文明发言的政策。’—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20.130.38.136对话)于2019年3月3日 (日) 23:47 (UTC)加入。

这种情况若没有改善,无神论与宗教这类的条目也会使得其他宗教信仰者因和平与尊重等因素而不愿意参与编辑,非常逻辑,而且会使这个相关条目自说自话。—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60.248.16.132对话)于2019年3月4日 (一) 00:21 (UTC)加入。

奥砍剃刀原则

文中有言:“奥砍剃刀原则向我们提出一个建议:如果两个理论都能解释现象,那么我们应该要取比较简单的那一个。现在世界上有两种主要论调:有神与没有神。既然在可观测的范围内假设没有神也不会起任何影响[来源请求],那么该原则建议我们取没有神那一个。至于到底有没有神?奥砍的剃刀并没有告诉我们,但既然有没有都没差别,无神的假设显然比较经济些。”但根据概率有神论的条目,有神的假设更为经济,所以建议在没有参考资料前删除此段。--210.0.186.211 (留言) 2009年8月20日 (四) 10:17 (UTC)

(!)意见:不不,概率有神论说明的是“创造世界的是神”可能性很大,但本段文字说明的是神的存在在透过科学方法对照组来观测时,无法取得明显差异,比方说举例:
  • 两群背景相近的人上战场,一群信神一群不信神,研究他们的存活率。
  • 类似上例,改成股票投资获利率与信神关联性的研究。
  • 类似上例,改成疾病患病率与信神关联性的研究。
  • 其他更多…
就算世界真的是神所创造的(这是概率有神论的概念),如果这神无法对现在的我们起影响,那么奥砍剃刀原则所提出的舍弃建议就还是有效的。
个人倒是很希望能有人能用统计证明信神确实有效果,这样不管什么教我一定立刻去信。^_^—林雪凡 (留言) 2009年10月20日 (二) 04:30 (UTC)

奥砍剃刀不应应用在这个领域,因为该剃刀是方法论的而不是本体论的,理论是解释世界的方法,剃刀能剔除的是理论解释,但不能剔除存在性或不存在性,“神的存在或不存在”是现象,而不是理论,存在性或不存在性先于理论,如果理论上证明不存在,但实际上存在(或者理论上证明存在,实际上不存在),那就是理论证明错了,而不是去怀疑存在性或不存在性,存在性或不存在性是不能用剃刀剔除的。此外世界上有许多宗教,许多宗教中的神是不创造世界的。Dreamer in Utopia留言2019年9月26日 (四) 05:29 (UTC)

佛教的无神论

佛教的无神论并不是不相信神灵的存在,而是不相信“一神论”或是“宇宙是由造物者所创造”的观点。关于无神论这一观点,南北传佛教是一致的,意即所有生命都是“缘起”所生,宇宙间没有造物主。至于神在佛教中的概念通常称之为“天人”,“天人”也是属于六道轮回中的一道众生,也是有生有死,需要借由修行才能解脱。这个观点在南北传佛教中也是一致的。原始佛教中最早的经典“阿含经”中,处处可以见到关于“天人”的描述。下列举几段经文以为证:

杂阿含 第一一九0经一时。佛住郁毘罗聚落尼连禅河侧菩提树下。成佛未久尔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绝妙色身。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佛告梵天王。如是。梵天。如是。梵天... 佛说是经已。娑婆世界主梵天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杂阿含 第一三五七经...尊者舍利弗说偈答言:“彼三十三天,炎魔兜率陀,化乐诸天人,及他化自在,瓦钵信以得,而汝不生信,尊者舍利弗说此偈已。于瓦师舍默然出去。”

其他的经文尚有四百多条和“天人”有关,条目中的解释与事实相去甚远。

所以目前条目中的解译:

原文:佛教在早期从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无神教,其中包含轮回与地狱观念。目前南传佛教仍然比较坚持佛教早期理论,但北传佛教已经引入了神的概念。

该作者对佛教的观点恐怕有一些误解,请求作者再深入了解一下佛教的观点,并修正之,谢谢!

我觉得缺乏对神的信仰不应该叫做“无神论”。应当叫做“不可知论”。在英语里en:Atheismen:Agnosticism是有明显不同的!所谓“无神论”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无神”,就是说“没有神”,二是有系统的理论,是为“论”。而缺乏对神的信仰的人对于“是否有神”是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显然不是“无神论”。所以建议“无神论”词条仅仅指en:Atheism,而把en:Agnosticism归为“不可知论”。--布尔费墨

目前就是这样的啊。无神论这个条目现在就是链接到英文的atheism,不可知论的中文条目如果您有兴趣请添加资料。如果您觉得本无神论条目中和不可知论的概念混淆,请随时更改。--wooddoo 羊踏菜园 12:47 2005年7月11日 (UTC)
请见俺刚刚翻译的不可知论--布尔费墨
我刚看到,写上面的字的时候还没有不可知论这个条目,一转眼就建好了。请继续编写吧~--wooddoo 羊踏菜园 12:52 2005年7月11日 (UTC)
我刚才把无神论中的部分内容移到了不可知论里面。比如儒教,我很熟悉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可知论,而不是无神论。我会继续翻译不可知论--布尔费墨

另外,孔子的那句话是“未知生,焉知死”,而不是“不知生,焉知死”,以前的条目写错了。--布尔费墨

非常欢迎您继续编写~另外提醒一下:wiki的格式是黑体字在文章的开头使用一次就可以了,文中频繁使用黑体会打散读者注意力,非常重要的词语或句子再使用黑体强调不迟。--wooddoo 羊踏菜园 13:12 2005年7月11日 (UTC)

佛教所说的天人根本就是偶像,所以对于一神教来说佛教根本不是无神论,只不过是泛神论或自然神论。而生命因为缘而成立,这和一神论没有矛盾,因为一神论没有说生物是“如何”被创造的。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14:20 (UTC)

  • 一切宗教都是对“神圣性”的崇拜,佛教中存在“佛”这种神圣性的概念,因此即使没有天人的概念,佛教当然也是有神论的,说佛教不承认“神”,所以佛教是无神论,这只是死抠字眼罢了。如果非要死抠字眼,那换种说法说成“有佛论”和“无佛论”,这样佛教也会同样面临与有神论和无神论类似的争论。不同民族对神有不同称谓,许多宗教的神还有不同级别,还有许多宗教的神并不创造世界,不应该仅仅从一神教的观点看待所有宗教。Dreamer in Utopia留言2019年9月26日 (四) 11:19 (UTC)

无神论的定义

现在的无神论的定义不令人满意,我准备进行修改。在修改之前,先说明一下原因:

原文:无神论是一种认为神或灵魂是不存在的哲学思想。今天人们说无神论一般是指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包括一个与肉身无关的灵魂的存在。

查看了一下英文条目en:atheism以及google中的一些定义,还有About.com上的定义,其中无神论的定义一般都是缺少对神存在的相信(a lack of belief in the existence of God or gods)。因此,根据这个定义,无神论者不仅仅包括那些“认为神或灵魂是不存在”的人,而且包括那些既不相信神存在,也不相信神不存在的人。请注意,后一种人并不一定是不可知论者,因为不可知论者是相信(或者认为)不可能知道(证明,或令他们信服)神存在或者不存在。简单的说,“相信无神”和“无相信神”都是无神论。这两种思想都不等同与不可知论。-下一次登录 06:06 2006年10月13日 (UTC)

“无神论”是哲学术语,哲学百科全书应该是更可考的来源,特别是哲学界声誉很高的《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内容主要以经同行评审认可的论文为主。该百科内的每一篇论文均由一位该领域的专家撰写并维护,作者涵盖来自世界各地学术机构的教授"):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提到无神论中的“a-”必须被理解为否定而不是不存在,理解为“不”而不是“没有”。因此,至少在哲学上,无神论应该被理解为上帝不存在的命题(或者,更广泛地说,没有神的命题)[1]
  • 《Routledge哲学百科全书》(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认为无神论是不相信神存在的立场。它是指明确的不相信,而不是信仰缺失[2]
  • 应注意避免重新起用历史版本中“无神论(英语:atheism),在广义上,是指对神存在性信仰的缺失 ” 的定义。 缺失在汉语中含义是:缺陷;缺点和失误, 用有贬低无神论的含义, 似乎是从有神论的角度来解释和定义无神论。
  • 本条目是“无神论”, 自然释支持无神论和按无神论观点的介绍。 比如, 在有关基督教介绍条目中,不会以“不中立”为由删去和修改按基督教观点的介绍, 或将内容改为“无神论”的观点。如要在“无神论”条目,按有神论的观点,删去或修改有关按无神论观点的介绍, 请在此处讨论,或客栈讨论形成共识,再做删除。
---参考资料---
  1. ^ Draper, Paul, "Atheism and Agnostic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7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The “a-” in “atheism” must be understood as negation instead of absence, as “not” instead of “without”. Therefore, in philosophy at least, atheism should be construed as the proposition that God does not exist (or, more broadly,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re are no gods). 
  2. ^ Atheism -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ww.rep.routledge.com (英语). Atheism is the position that affirms the nonexistence of God. It proposes positive disbelief rather than mere suspension of belief. 
--Gluo88留言2021年5月31日 (一) 13:09 (UTC)

关于无神论和不可知论

这两者其实应该认为有一定的交集。有文章[1]认为:“无神论者有两类:一类是‘弱无神论者’,认为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表明神存在,因此不相信神的存在。”这里的弱无神论者不就是不可知论么?--Ak47 0011 2007年8月27日 (一) 07:08 (UTC)

不可知论强调神的存在不可证明,也不可证伪;而弱无神论则是不知道神存在,也不知道神不存在,有点无所谓,不关心的意思。两者不同。-下一次登录 2007年8月27日 (一) 11:02 (UTC)

美国中立吗?

文章说“对神的概念采取中立态度,即不承认也不否认神的存在,如在美国”——但美国真的中立吗? 美国的法定节日很多与基督教有关(例如最大的圣诞节),但没什么节日与其他信仰有关;总统等高官就职、法庭作证等等都要手按圣经;基督教在美国的势力极大,足以影响政治走向(布什总统以来更为明显);很多政府调控功能(教化、慈善等)都是基督教会在操作;说美国已基督教立国、本质是基督教国家,恐怕很多美国人都不会否认。当然,美国肯定不是“政教合一”(第三类),但作为中立的代表恐怕也不合适。User:Xixihaha06的签名由User:下一次登录补上。05:28 2006年12月20日 (UTC)

  • 这句话的前提是教育系统,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没有基督教或宗教内容的。所以这样讲应该也不算错。 - Munford 06:06 2006年12月14日 (UTC)
  • 改了,不提具体国家,只说事情,也去掉“多数”“少数”等词语(如果真的有统计数据支持再加不迟)。-下一次登录 05:25 2006年12月20日 (UTC)
    • 谢谢回复,也谢谢你严谨的贡献。-Xixihaha06 23:15 2007年1月5日 (UTC)


真的很多科学家是无神论者吗

我想除非是指弱无神论或不可知论,最多是反宗教主义,否则科学来说是很难推论出无神论的,只是很多科学家反对的是具体的宗教和某种神学,但科学上比较易接受某种科幻式的“神”,例如一神教的神经常在科幻中以“宇宙精神”“原力”的名义出现。

只是同样在经典有神论来说,科学界是很难接受的,因为经典的有神论是超乎自然律的,但有和常人般思想的神,好像偶像崇拜和奇幻的神。—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Gx9900gundam对话贡献)加入。

一个人是否无神论本来就有争议,比如爱因斯坦,有神论者说他是有神论,无神论者说他是无神论。不过,信仰的问题,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下一次登录 2007年9月26日 (三) 22:31 (UTC)

其实科学家即使信神也不是信一般宗教典籍上的神,很多科学家的信仰接近于自然神论或泛神论,认为自然就是神,或神是科学定律的原因。Dreamer in Utopia (留言) 2008年12月6日 (六) 09:56 (UTC)

我认为“由于这一原因,科学家中无神论者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应该要列明来源,有没有可靠的统计支持?Johnlcf (留言) 2008年12月30日 (二) 06:06 (UTC)

  • google半天,网络上对“科学家与无神论”争执争得可真凶啊(近半数都是宗教网站),可就没有见到正式的研究报告,真是一堆自说自话叫人伤脑筋的可爱家伙…嗯,总之这段我先砍了,找到证据再补上。—林雪凡 (留言) 2009年2月4日 (三) 15:11 (UTC)
从我看到的各种科学家的著作中,多数科学家并不信仰某个具体宗教意义上的神。他们的信仰接近自然神论、泛神论或不可知论,而不是单纯的无神论和反神论。感觉他们将神看作自然本身,把神当作科学定律的原因,他们认为认识自然就是在认识神。而具体某个宗教的教徒则通常将此理解为有神论(而且是信仰其所信仰的教派),并不准确。至于无神论人口本身也不准确,统计中并没有“自然神论、泛神论或不可知论”这些选项,如果让一个自然神论者在选项中选择的话,他可能会选无神论。信仰的问题是很复杂的,“自然神论、泛神论或不可知论”与无神论并非同一事物,需要仔细区分清楚。Dreamer in Utopia (留言) 2009年10月6日 (二) 16:55 (UTC)

理查德·道金斯的“上帝错觉”不是已经列出了科学家和一般民众的信仰上帝和不相信的比例有所差异吗?Sky6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2:41 (UTC)


  • 跨国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和不相信上帝有正相关性,[1]欧盟的调查也显示辍学和相信上帝有正相关性。事实上无神论在科学家中所占地比例更高这一趋势在20世纪初就比较明显,而到20世纪末成为科学家中的多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柳巴英语James H. Leuba1914年随机调查了1000位美国自然科学家,其中58%“不相信或怀疑神的存在”。同一调查在1996年重复了一次,得出60.7%的类似结果。而且美国科学院院士中这一比例高达93%。肯定回答不相信神的比例从52%升高至72%。[2]自然》杂志1998年刊登的文章指出,调查显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之中相信人格神或来世的人数处于历史低点,相信人格神的只占7%,远低于美国人口的85%比例。[3]

--Gluo88留言2021年5月29日 (六) 20:53 (UTC)

参考资料

  1. ^ Zuckerman, Phil. Atheism, Secularity, and Well-Being: How the Findings of Social Science Counter Negative Stereotypes and Assumptions (PDF). Sociology Compass. 2009, 3 (6): 949–971. doi:10.1111/j.1751-9020.2009.00247.x.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28). 
  2. ^ 爱德华·拉尔森,拉里·维特汉姆,“顶尖科学家仍然拒绝神”,《自然》,394卷,6691页,1998年(英文)
  3. ^ Larson, Edward J.; Larry Witham. Correspondence: Leading scientists still reject God. Nature. 1998, 394 (6691): 313–4. PMID 9690462. doi:10.1038/28478.  Available at StephenJayGould.or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3-01., Stephen Jay Gould archive. Retrieved on 2006-12-17

一神教本身就是无神论?

有论者谈到佛教是无神论,然后引用佛经谈到一大堆古印度的天界来,那么一神教也可算无神论吗?

真有此说的,神的名字一书指出以古代信仰或经典意义的中,神就是专门做违反自然律,受人崇拜来行驶奇迹的家伙。

一神教所说的天使都可算是类似天人的玩意,两者同样起源于远古人类的多神教和万有灵论信仰。其实一神教和后来印度的宗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要打破旧有的迷信和反对完全被拟人化的神,但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在印度才把轮回之说看成核心的信仰,相对在欧洲和中东只有部分民族有此信仰。

所以在表面有很大差别的,而圣经开头的“太初有道”,如果是是指天人根本不需要称为“道”(逻各斯),而这个中国的“道”又是相当于印度所谓的“法”。

当然某些教派的译本中是简单地称“上帝”,某些译本中公开反对泛神论(如手上的圣经新译本),对于佛教来说上帝在字面上是指帝释天,但对于基督徒来说难道要像古印度的人那单纯害怕雷击吗?

但如果佛教真像护教书藉般标榜科学,为什么要立“大日如来”?反之基督教真的像某些教派那样坚决反对泛神论,那么为什么要否定偶像的作用?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5月28日 (四) 11:24 (UTC)

也许部分解答是:

  • 佛道教的观点看,万物皆有灵(基督教解释为"魂"),我们拜某物我们的灵就归他,大神灵动力大,小神灵动力小,彼此竞争搜集人的灵(魂)。
  • 神要人定睛于祂,接收祂的灵,好与我们的魂体结合,而具有神的性情。就像父母老师要小孩注视他的教导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为下阶段做好准备。喜尔 2012年11月22日 (四) 05:50 (UTC)
宗教是“相信神圣性的存在”,不同宗教只是相信了不同的神圣性。佛教显然存在“佛”这个具有神圣性的事物,所以佛教不是无神论的,不能因为佛教反对其他宗教的“神”的概念就说佛教是无神论。Dreamer in Utopia留言2019年7月24日 (三) 14:30 (UTC)

同行评审

无神论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翻译自英文维基百科特色条目,保留了该条目原有的一些内容,但整体编排似有问题。望各位提供意见,让此条目达到特色标准。—Mr.Xen留言2010年3月3日 (三) 20:40 (UTC)

评审期︰2010年3月3日至2010年4月3日

内容与遣词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分、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完成度及连贯性等一概与内容有关的要点
  • (!)意见
    • 自原因和推理以后的内容缺乏来源,特别是诸如“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从来没有发生过世界范围的洪水”这样的内容。
    • 能不能扩充一下对无神论的批评?比如加入宗教对无神论者的迫害这样的内容。
    • 一些语句,如“至于到底有没有神?奥砍的剃刀并没有告诉我们”不是百科全书的语气。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3月4日 (四) 06:36 (UTC)
  • (:)回应
    • “原因和推理”一节是翻译前原文中就存在的,但是与翻译过来的“基本原理”一节内容重复,在下正考虑是否可以整节删除,或者保留重点部分。
    • 英文维基中“对无神论的批评”是独立成条目的,如有时间在下会试着翻译;但在下认为没有必要在“无神论”正文中加入过多此部分内容。
    • 见第一条回应。--Mr.Xen留言2010年3月4日 (四) 07:07 (UTC)
      • (!)意见: 英文维基中“对无神论的批评”是独立成条目的,而在中文条目中短短的一节,即没深入的内容,也没资料来源。所以乍读上去就觉得这一节很无力。(&)建议不如删掉,留在专门条目里详细说。Shypanda (留言) 2010年3月15日 (一) 09:12 (UTC)
  • (!)意见文中欧美中心严重。“词源”一段主要叙述西文名来源,这在以英文为中心的英文百科是应该的,但中文维基百科应介绍中文名来源。George H. Smith那个分类只是他个人的,以他的影响力根本没资格上首段。“定义与区分”也完全是以那个学者的思路写的。历史部分也是西方中心,东亚的无神论思想完全被忽略。对于这类非常重要的条目,要达到特色质量应适当写入中文领域的内容才好。英文维基有个原则,同样质量的参考资料应优先使用英文资料以方便查证,那么中文维基自然应尽量用中文资料,而这个条目的主题显然不是没有具一定质量的中文资料覆盖。—Biŋhai (留言) 2010年3月7日 (日) 04:12 (UTC)
  • (:)回应阁下提的意见相当有道理,但这方面的修整需要一定时间,如果阁下乐意也可一同参与。--Mr.Xen留言2010年3月7日 (日) 06:27 (UTC)
  • (!)意见,“著名的无神论者”一节我觉得没有必要,单列这么几个人名没有什么来由——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3月13日 (六) 20:19 (UTC)
  • (:)回应:已删除--Mr.Xen留言2010年3月17日 (三) 13:11 (UTC)
  • (!)意见:同意冰热海风的意见。起码应该介绍一下中国的无神论,例如孔子公孟子荀子韩非王充郭象范缜等等。推荐一本书:牙含章《中国无神论史》—Snorri (留言) 2010年3月14日 (日) 16:52 (UTC)
  • (:)回应:这本书有没有电子版?--Mr.Xen留言2010年3月17日 (三) 13:11 (UTC)
  • (!)意见:开头几节为什么不全部翻译英文条目呢。在完整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中文世界的内容比较好。Shypanda (留言) 2010年3月15日 (一) 09:07 (UTC)
  • (:)回应:Done--Mr.Xen留言2010年3月17日 (三) 13:11 (UTC)
  • (&)建议增加无神论与教育方面的内容,一个参考链接[2]

无神论在中国可能需要独立成文,但条目中应当提到中国无神论的历史等等,“宗教压迫无神论”等问题同理; 那个词源应该提到中文词源,如可能是由日语引用过来的。拙见。—全麦面包请张嘴2010年4月1日 (四) 08:04 (UTC)

格式与排版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与标点符号、外文内容及排版等信息

参考与观点

包括各类型的参考文献、中立观点、以及其他中文维基百科内的方针与指引等

以往记录

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存档人:HW (关于 | 讨论 | 贡献 |

创建) 2010年4月2日 (五) 09:12 (UTC)

优良条目评选

~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

无神论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人文学科-哲学,提名人:什么回事 (留言)

关于重定向

鄙人搜索“后马克思主义”条目时,被重定向于此条目,个人深感这个重定向是不合理的,请诸位先生考察。 --~原生生物是世界上极伟大和高贵的一类生物~ 2013年11月24日 (日) 03:30 (UTC)深邃的河谷

修改和补充

  • (!)意见本人不是很满意现在的条目,内容乏陈且引用图片较少,能够评级吗?--杜烜 2015年10月6日 (二) 00:42 (UTC)杜烜User:民运领导人

中国

(!)意见这是意识形态,任何个人都可以有拥有无神论,并不受限于国家体制。--36.225.98.91留言2016年5月11日 (三) 17:16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无神论中的7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4日 (二) 16:58 (UTC)

Mistakes

  1. The atomic whirl is an Americanism. Genuine Atheists depict logos which incorporate the 3d atomic orbital of electrons, and probability density is represented as a stonger line or raster. If one adheres to the erroneous Rutherford model, then that person maintains an unevolved religious symbol. Draw a flower-like 3d "a" shape, with variant strokes to depict probabilities! Don't mimic the Americans! Help yourself and them evolve. Chinese artists perform better!
  2. The main article is too philosophical. It also mimics the European reasoning. We should be more thorough and analytical, also incorporate a. neuroscience against the soul, b. astrobiology and Miller–Urey experiment (and other proto-life experiments) against the Demiurgic bio-Genesis, c. Big Bang and pro Big Bang against the main - generic Genesis

Don't mimic the Caucasians. Chinese must do better because we need their evolved ideas which incorporate scientific awareness into philosophical thought. Young Atheists don't expect to listen the standard European rhetoric once more! We've read that. Don't delete it, evolve it!!!—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A02:2149:840D:F200:9D94:6A81:293A:F6CD对话)于2017年10月21日 (六) 20:03 (UTC)加入。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无神论中的7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29日 (五) 08:08 (UTC)

Please translate this text in Chinese. After that write it more rigorously. Then compose a treatise, ask for help and add all links. Only after you publish in a university the best you can, after refinement update the main text. (Many Chinese don't understand that we Europeans need the Chinese in order to refine our ideas. The Chinese is not the other, neither the brother; but the self; because thought requires many components. Study: simple in philosophy // god is not a mereological simple, because he has many memories. Study information theory)

cosmological personocracy/cosmological personocentrism:

The erroneous and egotistical claim that the components of personhood are the utmost fundamental and self-causal.

That's metalogically wrong. Study: metalogic.

Pretopology is self-causal and metalogically thorough.

Nilogony/nihilogony/the erroneous claim that nothing delivers the entropic result of the universe. That's wrong! Nothing cannot express any state which would be defined as entropy. By definition nothing necessarily isn't entropic and doesn't exist!

Topogony is correct!

It's not nothing which expresses entropy. Pretopological spaces (in plural, because there's an infinite mathematical variety) do pre-exist, because they are metalogically rigorous and self-causal, without the need of any personhood.

(Study: pretopological space, personhood, simple in philosophy, mereology)


The universe is the entropized/entropic result of an initial pre-existing pretopological space; and infinite other universes necessarily exist, because we cannot mathematically cancel them!—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A02:587:4105:1400:F12D:937F:2722:16F3对话)于2019年7月4日 (四) 21:38 (UTC)加入。

see: Mary Anne Warren - the criteria for personhood

Do not use the erroneous old orbitals in the logo (religion is static; atheism evolves) - design a new atheistic logo based on the (correct) 原子轨道 (a graphic designer can play with anything; no excuse to use erroneous old orbitals; correctness and evolution via corrections in science matters)

We didn't analyze well (write it in Chinese): 1. explicit metaphysical personocracy/personocentrism (for example the Abrahamic cosmogonic person-god), 2. implicit personhood-biasing/false attribution to values, purposes and parts of definition of personhood (for example in "atheistic Buddhism (not common Buddhism)" the impersonal divine field of the cosmos, still is a false attribution to values of personhood; if it wasn't everything would be logical and tautological to science), 3. intermediate degree of false attribution to personhood (the Japanese kami are not the sole cosmogonic god, also usually are presented as vague and autistic [missing components of the definition of personhood], but still the kami are way more personhoodish when compared to the impersonal divine field in some atheistic interpretations of Buddhism

The Japanese claim metaphysical superiority (or not) but avoid to fully analyse the issue.

The Chinese scholar and any Chinese speaker should analyze thoroughly the degrees of false attribution to values, purposes and parts of definition of personhood in metaphysics.

When you are alone and nobody understands you, read about the crimes of the Japanese army against the Chinese peasants. Then you might understand why these totally perfect Japanese, are still biased, and probably way too biased.


Write everything in Chinese.—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A02:587:410B:4370:ED91:4DCB:B1F8:5149对话)于2020年9月23日 (三) 21:29 (UTC)加入。

返回到“无神论/存档1”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