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云里

中華民國桃園市復興區轄下一里行政區

霞云里,位于台湾桃园市复兴区东北部,人口有875人。西以角板山与三民、泽仁二里为界,北以金平山与新北市三峡区五寮里、插角里相邻,南与义盛里相隔,东以东眼山、塔开山与新北市三峡区有木里接壤。

霞云里
旧称:Yo-Habun(优霞云、哈盆)
地图
坐标:24°49′05″N 121°24′11″E / 24.818097°N 121.403119°E / 24.818097; 121.403119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桃园市
乡镇市区复兴区
区划11邻
政府
 • 里长洪明德
 • 办公处
霞云里6邻流霞路165号2楼
人口(2023年9月)
 • 总计875人
 • 户数266
 性别比:116
(男性116人,女性100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68000130004
毗邻三民里泽仁里罗浮里义盛里
新北市三峡区五寮里插角里有木里

里名由来 编辑

由泰雅语“优霞云”(Yo-Habun 哈盆)简化而来,意为“两条溪流交汇在峡谷”。清代称“合吻社”或“合吻社”。里内包括优霞云(Yo-Habun)、库志(Kusi)、志继(Sikkei,原三峡大豹社)、卡外(Kawai)、金暖(Knlwan)、佳志(Kasi)等部落,里中心为霞云部落。

历史沿革 编辑

清代光绪12年(1886年),刘铭传于大嵙崁(今大溪镇)设立“台湾抚垦总局”,该村属于总局之“大嵙崁抚垦事务总办”。日治时期,明治29年(1896年),属大嵙崁抚垦署管辖;明治31年(1898年)改隶三角涌办务署大嵙崁支署;明治33年(1900年)改属大嵙崁办务署;明治34年(1901年)属桃仔园厅大嵙崁支厅;明治38年(1905年)属桃园厅大嵙崁支厅番地;大正9年(1920年)属新竹州大溪郡番地。

二次大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民国36年(1947年)初属新竹县角板乡(今复兴乡)义兴村(今义盛村);民国40年(1951年)8月以后析义盛村北部置“霞云村”,之后该村村名及界线未再改变。

景点特色 编辑

参考文献 书籍 编辑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台湾地名辞书》卷十五《桃园县》上册,国史馆台湾文献馆。ISBN 9789860188646
  • 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蕃语研究会,1938年,台北南天书局复印。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