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戊妹(1910年—1997年5月23日),台湾苗栗县苗栗市客家人,农民,晚年赠土地给县府建立老人安养中心──戊山园。

谢戊妹
性别
出生1910年
日治台湾新竹厅苗栗支厅
逝世1997年5月23日(1997岁—05—23)(86—87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苗栗县苗栗市
墓地 台湾苗栗县苗栗市大坪顶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10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97年)

生平 编辑

谢戊妹生于1910年[1],客家人[2]。她九岁时就开始忙于农事、十三岁时到出磺坑矿场挑石头,后转到公馆糖场担任抄写员[3]

十九岁时,谢戊妹经由苗栗制糖株式会社主管桂岛介绍嫁人,十年后婚姻生变,她被迫离家,经由桂岛妻子赠屋,得以住在苗栗市大坪顶,种植维生[3]。后她与荣民结婚,生一子二女,但丈夫长期身体不适、长子有精神疾病,家计靠她自己一人独撑,胼手胝足一点一滴累积,得以三旬时以新台币九百元买下苗栗市新英里的土地[4]

1952年2月4日农民节,她以农民代表在苗栗农业职业学校礼堂接受表扬,是在场唯一的女性代表[5]。该年,美国妇女家政专家蓝瑙(L. W. Reynolds)特地前往苗栗南势坑拜访[6]

1994年6月,谢戊妹捐出一千坪供县府兴办老人安养中心,当时市价达新台币六、七千万元[3]。之前同样是苗栗市的何连基捐出大批土地作公益[7]

1996年5月8日,母亲节,谢戊妹在苗栗市市公所获模范母亲表扬[8]

过去苗栗县无少年庇护所,部分受虐儿童或少年只能远送桃园、台中庇护中心或寄养家庭,且有些少年不适合由寄养家庭收容[2]。谢戊妹认为现今社会非常混乱,有不少年轻人飙车杀人、作奸犯科,所以之后还想捐地提供给迷失的年轻人,学种菜、养鸡鸭,做为自力更生的园地[4]。1996年7月25日,她再捐出一笔五百余坪土地,给苗栗家扶中心兴建少年庇护所,由中华儿童福利基金会执行长江玉龙主持签约仪式,并致赠感谢牌[2]。但之后,此地因尖丰公路截弯取直改善工程,路线设计从土地中间通过,五百坪剩下三百一十坪左右,使得家扶中心主任谢善成在1999年9月6日宣布放弃[9]

 
戊山园与尖丰公路

1997年5月23日,谢戊妹去世,安葬于大坪顶[1]李登辉总统及宋楚瑜省长分别颁挽“乐善贻徽”、“懿范常昭”,县长何智辉颁赠“杰出县民”奖章[1]。该年11月5日,老人安养中心落成,县府取名“戊山园”以感念谢戊妹,其儿吕定山、女儿江启贞等携带家人出席剪彩仪式[10]。戊山园内摆有一张谢戊妹的骨董床,供园内老人作思古之情[11]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邱连枝. 大善人謝戊妹公祭備極哀榮生前德風義行 何智輝頒贈傑出縣民獎章. 中国时报. 1997-05-31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邱连枝. 一生賺錢買地做公益 高齡婆婆義行可佩 謝戊妹捐最後一筆地建少年庇護中心. 中国时报. 1996-07-27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范荣达. 苗栗老婦大手筆 捐地千坪建養老院 八三高齡謝戊妹 一生刻苦省吃儉用 連家具都是撿的 行善一擲七千萬 願留「學問」給兒孫. 联合报. 1995-10-11 (中文(台湾)). 
  4. ^ 4.0 4.1 邱连枝. 二甲多土地全要捐出來 謝戊妹要蓋療養院、闢年輕人田園戢止社會歪風. 中国时报. 1995-09-06 (中文(台湾)). 
  5. ^ 苗縣生產競賽成績輝煌 優勝農民昨受獎 農民代表已專車晉省. 联合报. 1952-02-05 (中文(台湾)). 
  6. ^ 谢增德. 訪本省的模範農民(九) 農村巾幗謝戊妹. 联合报. 1952-08-15 (中文(台湾)). 
  7. ^ 范荣达. 拾荒老人 捐地興建戒毒村 「施比受更有福」何連基生活雖刻苦 一擲千萬為善長樂 強調每分錢都是清清白白賺來的. 联合报. 1993-01-30 (中文(台湾)). 
  8. ^ 杨永盛. 苗市表揚模範母親 廿四位媽媽受獎 九十四高齡郭范李妹受矚目. 中国时报. 1996-05-09 (中文(台湾)). 
  9. ^ 范荣达. 謝戊妹捐地建中途之家家扶放棄. 联合报. 1999-09-07 (中文(台湾)). 
  10. ^ 邱连枝. 老人樂園戊山園落成 謝戊妹老太太捐地遺愛 免費供無依者居住. 中国时报. 1997-11-06 (中文(台湾)). 
  11. ^ 范荣达. 這張床有來頭的哦!. 联合报. 2010-03-0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