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华(1922年8月—1950年11月8日),广东省潮阳人, 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受台静农之邀1948年至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国文学系任教,萧明华与化名于非的朱芳春在台进行谍报活动遭当局侦破,1950年11月8日枪决于马场町[1][2]

萧明华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22年
 中华民国浙江省嘉兴县
逝世1950年11月8日(1950岁—11—08)(28岁) 处决
籍贯广东潮阳
国籍 中华民国(1922-1928)
 中华民国(1928-1950)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947年-1950年11月8日)
学历
经历

生平 编辑

萧明华,祖籍广东潮阳,1922年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小学毕业后考入河南省立开封师范学院,抗战爆发后,举家迁往重庆,萧明华考入重庆师范学院,1941年自重庆师范学院毕业,当时正推广国语注音符号教育,萧明华参与师资培训,在重庆师院附小担任教师,1943年萧明华继续深造,考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

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是战时重要的师范院校,许多国内知名教授一时云集于此,如许寿裳台静农李霁野魏建功等,此时期萧明华认识了朱芳春教授,他是萧明华三哥的老师,抗战时曾经在多所院校担任教师及教务主任,朱芳春早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萧明华三哥萧明柱的老师,透过影响力,萧明华逐渐左倾。

抗战结束后朱芳春任教于北平师范学院,当时萧明华的三哥萧明柱也在北平首都钢铁厂任总会计师,萧明华也于此时进入北平师范学院就读。

随着战后国共谈判日趋激化,1946年底发生沈崇案,各地学潮不断,国府声望一落千丈,国共内战爆发后,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游行更是在各地蔓延,1947年7月,朱芳春在中共敌工部运作下策反北平当地驻军被傅作义发觉遭到通缉,朱芳春化名于非继续地下工作,1947年9月,萧明华由朱芳春引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地下情报工作,1948年萧明华毕业,台静农数度来信期望她赴台任教,顺理成章的促成萧明华潜伏台湾进行谍报活动,萧明华赴台后没有进入台湾大学任教而选择了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并在国语日报社兼职,于非也透过关系进入国语日报社任副总编辑,与萧明华假扮夫妻[3],初期以读书会的形式发展组织,纠集亲共青年,成立“台湾青年解放同盟”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4]

1949年6月于非回北平述职,中共中央社会部指示,必须不惜代价获取军事情报及进行策反工作,停止读书会,将组织转为地下改称对台工作小组,萧明华负责情报搜集、保管、密写工作。然而,朱芳春过去在天津的活动早已被当局锁定,1949年3月底开始保密局即派人秘密监视,保密局发现于非的组织杂乱且相当庞大,然而保密局并没有即时出手,1949年12月至1950年1月间,送出重要情报六次之多,有来自国防部苏艺林中校取得的军情,主要系台湾兵力布置、舟山及海南岛的防卫方案[2],为中共军队攻打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的战斗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1950年2月4日萧明华在住处遭逮捕,以取下窗台竹竿挂的旗袍为信,通知于非尽快逃跑,于非将文件移藏《国语日报》严明森处,本人则潜逃花莲孙玉林处。透过贿赂台湾东部防守司令部少校参谋白静寅取得谍报人员证件,3月16日以军眷名义,冒领出境证搭沪广轮离台,4月2日离定海赴沪转北平。将重要资料上交组织,大大的帮助了中共发动海南岛战役 [1]

萧明华受于非案件影响遭判处死刑,同案吴国祥、周哲夫、郑福春皆因读书会受牵连,1950年11月8日枪决于马场町,临刑前萧明华挣脱陷阱高呼口号中弹身亡[1]。而于非服务的国语日报社严明森马学枞,军方的苏艺林安学林田子彬葛仲卿于非逃亡时所办假证件牵连白静寅及藏匿孙玉林处,牵连周一粟、林振成、简桂生刘维杰,另外于非的学生谭兴坦,及发展的组织牵连、于凯张庆余熙徐毅李学骅,全部判处死刑,1951年6月29日枪决于马场町。

纪念 编辑

萧明华死后,遗体由嫂嫂与梁御香及挚友廖蔚卿领回火化,萧明华遗书死后留在台湾。多年之后台静农写了一首诗,廖蔚卿教授说这是台老师写来纪念他的学生萧明华。

荒木交阴怪鸟喧,行人指说是公园。

忽惊三十年前事,秋雨秋风壮士魂。


台静农 过青年公园有感

1982年9月16日,萧明华遗骨迎回大陆,中共中央调查部举办隆重追思典礼,安放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追认为革命烈士[2][5],墓碑后方刻上“归来兮”三字。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许礼平. 秋雨秋風壯士魂——記蕭明華. 明报月刊. 2013-01-01. 
  2. ^ 2.0 2.1 2.2 姚华飞. 潛伏台灣的女英雄蕭明華. 新民晚报. 2014-06-08. 
  3. ^ 曾建元. 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兩代故事:我只是這大時代中的一滴浪花而已. 关键评论. 2015-08-25 [202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4. ^ 国防部军法局. 于非等叛亂案. 国家档案管理局. 1951-05-04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5. ^ 何标. 在臺灣就義的中共革命烈士永垂不杇. 台盟. 2011-08-05 [202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