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游廓艋舺游廓)是台湾日治时代设在台北市万华游廓,作为贷座敷(妓院)指定区域,约为现万华区贵阳街、桂林路、环河南路、西园路一带。此风化区一直沿续至今。

概要 编辑

明治29年(1896年),公布台北县令甲第一号“贷座敷及娼妓取缔规则”等法令,在艋舺淡水基隆设置游廓,并至指定贷座敷营业区域,为台湾游廓之嚆矢。

万华游廓的范围大约是入船町有明町龙山寺町三个町的西侧,即现贵阳街、桂林路、环河南路、西园路一带。

根据昭和5年(1930年)日本内地出版的‘全国游廓案内’,万华游廓共有约60间贷座敷,娼妓约560人。[1]战后,此风化区以公娼制度延续。1972年,“台北市管理娼妓办法”施行,公娼被集中至宝斗里,1997年,公娼废止后,风化区仍沿续至今。

其中,有明町四丁目的“和泉楼”[2],以1980年代的“青云阁”之名登录为历史建筑。

参见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全国游廓案内’日本游览社、昭和5年
  2. ^ ‘御大典台北市六十余町案内’世相研究社出版部、昭和3年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