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伯文(1933年9月30日—2009年3月28日[1]),台湾旅居美国生化学家企业家

简历 编辑

洪伯文原籍南投草屯,其父洪耀勋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33年出生于台北市迪化街。曾就读北京西城日本国民学校,台北市立成功中学毕业后,考取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预医科,后赴美留学,1956年获得伊利诺伊州密里根大学生化系学士。1960年曾获得普渡大学生化博士。1960年至1981年担任Abbott Labs分子与病毐研室主任,曾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后担任亚培制药公司研究员(1960-1974年)、主任(1974-1981年)、史丹佛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1969-1970年)、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1992年)、美国惠氏制药公司主任(1982年)、副总裁(1988年),以及殊荣研究员(1993年)等等职务。曾任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顾问(1981年)、1982年进入Wyeth Ayerst Labs 升任助理副总,为RDNA Corp董事长和台湾环球基因总经理。美国国家疫苗决策委员会委员(1991年)、美国国防部顾问(1992年)、普渡大学校长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以及密里根大学校董(1994年)。

他共发表了数百篇科学专论和数百种世界各国的医药专利,对生物科技界贡献良多。洪伯文破解DNA的奥秘。发明上百种救人的药;是全球基因工程的先驱。 他发现蛋白激使四位后进得到诺贝尔奖。洪伯文是南投草屯洪氏望族的一员,外祖父吴朝宗做过日本总督参议,父亲洪耀勋毕业于东京大学,曾任台大哲学系主任。堂兄洪寿南曾任高等法院台南分院首席检察长、院长、司法院副院长及总统府资政;洪樵榕曾任第三、四届南投县长。

洪伯文曾于美国获2001年Millikin 大学杰出校及荣誉博士,是普渡大学杰出校友,曾任美国联邦政府卫生部疫苗的特别顾问、国防部医疗科技顾问、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医疗生物技术咨询委员。从事病毒研究长达四十年,其间领导生物科学的研究,在学术界指导了许多博士后研究员,参与各项研发工作,共发表研究论文近三百篇,发现蛋白激而让四位后进得到诺贝尔奖。

洪伯文重要的研究包括乙型肝炎口服疫苗的研发制作,以感冒病毐及艾滋病病毐混合疫苗测试于最接近的人类体质的猩猩,示范防止艾滋病的动物生化试验,对于防止传染病毒的研究有相当的贡献。洪伯文曾经回到台湾设立环球基因公司,开发第三代心脏病血管和脑血管阻塞的特效药—HITUPA新药,在台进行临床实验贡献,并提升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水准。

著作 编辑

  • 《与DNA共舞的大师:洪伯文博士“赢的秘密”》(台北市:前卫出版社,2008)

家族成员 编辑

  • 洪耀勋:洪伯文父亲,前台湾大学哲学系系主任[2]
  • 洪伯廷:洪伯文堂弟,曾任国立台湾大学附设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医药大学眼科医师与指导教授,著有《青光眼100问》(立德文化, 2006, 10,21)及诸多SCI论文[3]
  • 许世楷:洪伯文表弟,东京帝大法学博士。
  • 林慧菁(PhD Grace Hui Chin Lin):洪伯文侄女,南加州大学英语教学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TESL USC),德州农工大学大学城分校哲学博士 (PhD 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博士论文为 A case study about communication strategy. 中译本名为《语言沟通策略宝典》,于2007年出版于dissertation.com


目前任职兼任助理教授,于国立虎尾科技大学,担任大一之听讲练习与大二之英文一,二,必修课。

SSCI论文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之AJWS.冲击效应指数i约为0.3 与 0.4.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2259276.2016.116815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2-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2. ^ 臺灣人物小傳:洪耀勳,臺灣記憶. [201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青光眼治疗三管道,爱你眼睛健康杂志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