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为北宋曹洞宗心空禅师的祖师塔概述。禅师曾住持云居山圆寂于宋庆历四年(1044),葬于云居山,当时建于赵州关内明月湖右侧山坳中。[1]

宋代高僧心空禅师塔(塔全景图),座落于云居山真如寺常住外东北侧,苹果地之中。

地理位置 编辑

座落位置 编辑

座落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常住外东北侧,约350米处,苹果地之中,居心印禅师塔东北侧约50米。[1]

塔座方位 编辑

  • 座向:座北朝南
  • 高度:685.5米
  • 纬度:29.0972222
  • 经度:115.578889

历史 编辑

建造年代 编辑

  • 始建年代:据《云居山新志》载为“宋庆历年间始建”即1044年,但也可能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建。[2]
  • 修复年代:文革中遭毁损,而于1986年由真如禅寺常住加以修葺恢复。[3]

碑石镌字 编辑

  1. 后方正中亭内墙上,嵌有青石碑,其上镌有竖列楷书,正中为“心空惠照禅师之塔”,右侧为“宋庆历四年岁次己亥四月孟夏谷旦建 佛历三千零十四年公元一九八七岁次丁卯五月吉日刊”,左侧为“住持一诚都监达定两序大众檀那施主重修”及“三宝弟子宽茂居士刻”。

建造艺术 编辑

  • 建石结构:花岗岩
  • 雕刻艺术:详见《云居山新志》,第三章全山塔墓,页28-29。

参见 编辑

  1. 心空惠照
  2. 云居山塔院

引用资料 编辑

  1. ^ 1.0 1.1 〈心空禅师塔〉,页18,第一编总论,第三章全身塔墓,《云居山新志》。
  2. ^ 依据碑石镌字“宋庆历四年岁次己亥四月孟夏穀旦建”,庆历四年与岁次己亥应为北宋仁宗年间的两个不同年代,庆历四年为公元1044年,岁次己亥为嘉祐四年即公元1059年。“孟夏”即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四月;“穀旦”,即吉日也。
  3. ^ 〈心印禅师塔〉,页17-18,第一编总论,第三章全身塔墓,《云居山新志》。

外部链接 编辑

  1. 地名规范数据库: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18031039/http://dev.ddbc.edu.tw/authority/place/index.php 〈心空惠照禅师塔〉,ID No :CN0360425T02AG
  2. 云居山塔院巡礼: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28112821/http://dev.ddbc.edu.tw/yunjushan/ 20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