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禬[1](?—?),字吉畴,号迂斋[2],原姓葛,嘉靖六年(1527年)恢复原姓孙[3]锦衣卫匠籍,浙江嘉兴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孙禬

大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户部左侍郎
籍贯 浙江嘉兴县
锦衣卫匠籍
原名 葛禬
字号 字吉畴,号迂斋
出生 九月廿一日
逝世 卒年不详
出身
  • 正德八年癸酉科举人
  • 正德九年甲戌科进士

生平 编辑

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进士,历官山西曲沃县知县。正德十三年十二月(1519年),授山东道监察御史[4],十五年巡按辽东。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官通政使司右参议。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期间,参与左顺门事件,受杖。五年丁忧归。服阕,七年十月复除原职,九年七月以疾不能奏事,调任光禄寺少卿,十一年十二月升太仆寺少卿,十三年以灾异自陈听调。又守制服阕,十七年三月调任山东按察司副使,二十年二月升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八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与管理粮饷户部郎中张天麟忿拗不和,二十二年三月二人俱调回京,八月复任辽东巡抚,十月升右副都御史,二十三年五月因建州虏李撒赤哈等寇边,都指挥康云、赵奇、佟勋等战死,被令回籍听勘。二十四年六月降禬一级,在京用,九月降任光禄寺卿。二十六年升通政使,二十九年三月升工部左侍郎,六月改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蓟州军务、节制河间真定保定辽东兵马[5][6],十一月以兵部左侍郎原官掌通政使司事,由何栋接任提督蓟州军务[7]。三十年五月改任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三十二年五月因病致仕。

参考 编辑

  1. ^ 禬,音“贵”。
  2. ^ 张文宪《庆大司徒迂斋孙老先生八十寿序》:大司徒迂斋孙公今岁寿跻八袠,秋九月念一日寔惟悬弧之辰,大清卿强斋吴君(吴祖干)、少参午桥刘君爰合同卿诸搢绅装潢锦轴,命予为文,登堂奉献,以申颂祝之敬。……始翁以耆儒宿学连掇甲科,阅历宦途,靖共尔位,繇令尹、豸史以陟于仆卿,更宪副、大参,以陞于抚治,爰改光禄,复正银台,晋佐水部,而理工税,载转民曹,而司国计,烨烨乎政通治洽,外攘内安,茂建勲庸,蔚收时望。
  3.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七》:嘉靖六年六月癸丑,通政使司右参议葛禬本孙姓,少育于外叔祖华,因从其姓,至是奏乞复姓,而华妻张氏具言所以育养,乞勿听许。 上亦悯之,下吏部议,言禬既孙氏子,不得背天经以犯人子之戒,复姓为宜。但张氏有恩,则听同居,以母事之,殁后乃复归宗,庶于情义皆得。报可。
  4.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正德十三年十二月庚午 实授试监察御史谢珊等十一人为监察御史。珊,浙江道;刘栾、陈克宅,江西道;杨百之、任洛,山西道;李献,云南道;喻茂坚,福建道;刘翀,四川道;王琳,广西道;葛禬,山东道;沈俊,狭西道。
  5. ^ 明史纪事本末》(卷59):“置蓟辽总督大臣,以蓟州、保定、辽东三镇隶焉。改孙禬为兵部侍郎,总督蓟辽。未几,以何栋代之。”
  6. ^ 明实录·明世宗实录》:“嘉靖二十九年九月乙未,吏部奉旨,推经略蓟镇大臣,复以工部左侍郎孙襘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蓟州军务,节制河间、真、保、辽东兵马。”
  7. ^ 国榷》:“十一月戊戌,提督蓟州军务孙襘改掌通政司事。何栋右副都御史提督蓟州军务。”
官衔
前任:
职务首创
蓟辽总督
嘉靖二十九年九月乙未-十一月戊戌
(1550年10月14日-1550年12月16日)
继任:
何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