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窑青瓷洗(“奉华”铭)

这是一个圆形口,口沿有一圈铜扣的洗盘,形状呈弧形浅壁,底部是平底且没有足。整个盘子都施了青釉,釉色呈现浅粉青,有些地方还有粉红色的光泽。底部有三个细小的支钉,中央刻有“奉华”两个字。类似的器形也在河南省宝丰县的清凉寺窑址发现过。另外通过《活计档》,可以了解到这件作品在清宫中的流转。

汝窑 青瓷洗 “奉华”铭
年份北宋 (公元960-1127年)
类型陶瓷器
尺寸2.3 cm × 12.7 cm × 10.1 cm(0.91英寸 × 5.0英寸 × 4.0英寸)
收藏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收藏地台北市士林区国立故宫博物院
登录号故瓷018048N000000000
网址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典藏资料检索系统

首先,雍正七年(1729),清宫出现了一箱装有二十九件汝窑器的箱子,根据登录的品名,可以对应到一件名为“奉华字圆笔洗”的展品,应该就是指这件物品。乾隆六年(1741),这箱汝窑器被皇帝赐予象牙标签,取名为“品重青瑶”。乾隆十六年(1751),因为内部箱子受虫蛀影响,再次引起了关注,重新包装。其次,通过皇帝的诗作,我们知道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曾经为这件作品创作了一首诗,称之为“题汝窑奉华盘”。诗中提到了“奉华”这两个字被刻在底部,还提到了南宋刘贵妃的私人印记。到了乾隆四十四年(1779),通过诗的诗注,我们了解到皇帝主要是根据“奉华”铭碟来辨识汝窑瓶,这显示“奉华”铭圆洗在乾隆皇帝的辨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汝窯 青瓷洗 「奉華」銘. 国立故宫博物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