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头港聚福宫

佛头港聚福宫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是主祀玄天上帝的庙宇,也是佛头港前埔蔡宗族[注 1]的信仰中心[1]

佛头港聚福宫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台南市中西区民族路三段51号[1]
主神玄天上帝
建立时间 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1]
地图
地图

该庙位在一般店屋之间,外观亦与传统庙宇有别[2]。又庙中有光绪九年(1883年)的“赫声濯灵”古匾,应为建庙当时所立[2]

沿革

编辑

聚福宫的玄天上帝,据说是前埔蔡宗族的祖先在道光年间迎奉到家中祭祀,后来到了光绪八年(1882年)才在当地信众蔡联新、蔡庆云等人倡议下筹建公庙[1][3][2]。他们买下了民房,将之改建成庙,即为聚福宫[1][3][2]

日治时期的大正十四年(1925年),因为市街改正的关系,当时的董事蔡添丁、蔡池遂提出改建计划,聚福宫因而从原本坐北朝南变成今日面朝北方的样子[2]。二次大战后,聚福宫在民国42年(1953年)在董事蔡壁𫓯、蔡添丁、蔡池倡议下重修一次[2]

建筑

编辑

聚福宫建筑包含日治时期西式水泥洗石子骑楼,其立面有聚福宫字样、一对圆柱有棕梠叶型柱头;以及一进庙身与之相连,木构与水泥仿木结构混合,开三门,中门作凹寿门,正面两侧狭长身堵有硬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屋顶覆盖铁皮,室内设北方式天花。

其他

编辑

台湾府城有俗谚“蔡拼蔡,神主牌扛扛破”[注 2],反应了过去佛头港前埔蔡与大仑蔡(以崇福宫为信仰中心)两族互争地盘的历史[2]。据说两族互相械斗,闹到把对方的神主牌打坏后才发现两家是同姓[2]。而双方在嘉庆廿一年(1816年)的确因为竞争挑运货物的生意发生冲突,进而扩大成械斗,波及整个佛头港街店家[4]。最后此事惊动官府介入,台湾县知县温溶并在佛头港立“严禁佛头港货物分界独挑碑记”(现存于南门公园碑林),禁止双方再划分地盘,改由货主自行决定要请哪一方来搬货[4]

注释

编辑
  1. ^ 祖先来自中国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安海镇前埔村,故名[1]。该宗族据说在乾隆嘉庆年间已有人来台居住,于佛头港一代营生[1]
  2. ^ 亦有记作“蔡拼蔡,神主扛扛破”、“蔡拼蔡,拼到神主弄弄破”[4]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郑道聪. 《大臺南的西城故事》.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03: 页129、133、134. ISBN 978-986-03-5207-8.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张溪南、黄明汉. 《臺南上帝爺信仰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页110、111. ISBN 978-986-03-9420-7. 
  3. ^ 3.0 3.1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9-02: 页205、206. ISBN 957-02-3370-2. 
  4. ^ 4.0 4.1 4.2 何嘉展. 〈府城五條港地方傳說研究〉. 国立台南大学. 2014: 页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