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室户寺 (日语:みむろとじ) [1],是日本京都府宇治市寺庙。山号是明星山,本尊为千手观音,是西国三十三所第十个礼拜所,是本山修验宗的别格本山。

三室户寺

本堂
三室户寺
基本信息
位置京都府宇治市莵道滋贺谷21
坐标34°54′1.72″N 135°49′9.10″E / 34.9004778°N 135.8191944°E / 34.9004778; 135.8191944
宗教日本佛教
本尊千手观音秘佛
宗派本山修験宗别格本山
称号与地位山号:明星山
状态文化财:木造阿弥陀佛和两胁侍坐像、木造释迦牟尼佛立像、木造毘沙门天立像(重要文化财)
札所等西国三十三个所10番
神佛灵场巡拜之道124番(京都44番)
开基(传)光仁天皇
开山时间(传)宝龟年间(770年781年)
地图
地图

历史 编辑

创建传承 编辑

关于寺传,根据宝龟元年(770年)光仁天皇的敕愿,由南都大安寺和尚行表创建。关于创建和本尊有以下的传说,天智天皇的孙子白壁王(之后的光仁天皇),想知道每晚到宫中的金色灵光的身份,因此右少弁(右少史)藤原犬养接受命令寻找光源。犬养依循光寻求,到达宇治川的支流志津川上流,看到瀑布里有身高二丈的千手观音像。当犬养跳进瀑布,1枚莲瓣(莲花的花瓣)流过来,变成了一个一尺二寸的二臂观音像。光仁天皇将此观音像安置,被确定为该寺的开山,据说原来叫御室户寺。之后, 桓武天皇建立二丈的观音像,其胎内安纳之前的一尺两寸观音像。[2]

平安时代之后 编辑

如上所述,关于寺庙的创建传承,具有浓厚的传说色彩,目前还不清楚创建的正确情形。根据园城寺(三井寺)僧侣的传记所编集的《寺门高僧记》中,所收录僧侣行尊的三十三所巡礼和西国三十三所巡礼是相关最早的史料,据说,在11世纪末左右,行尊进行三十三所巡礼时,当时三室户寺是第三十三个,也就是最后的巡礼地。[3]寺院在康和年间(1099-1103年),由三井寺的僧侣隆明复兴。

之后在宽正年间(1460-1466年)的火灾烧失伽蓝,虽然重建了,但在天正元年(1573年)因织田信长足利义昭间的相争而烧毁。

现存的本堂是在江户时代 末期的文化11年(1814年)重建。

本尊 编辑

本尊是千手观音,是严格的秘佛、从未公布相片。本尊佛龛前面站立的“前立佛”(お前立ち)佛像是飞鸟样式的两臂观音,虽然只有两臂仍被称为千手观音。关于这个本尊佛像的传承正如在“历史”一节中提到,高二丈的观音像在寛正年间(1460-1466)在火灾中烧毁了,其像内放置的一尺二寸的两臂观音像则安然保存。

模仿上述所说的秘佛本尊所打造的“前立佛”佛像,带着大宝冠,双手放于胸前。天衣的表现是示意性的,像鳍一样左右对称散布在身体两侧。这个佛像表现看起来像奈良法隆寺梦殿的救世观音像,可能是飞鸟时代的佛像。佛龛内的秘佛本尊佛像并未被指定为文化资产,年代等讯息是不明的。

在2008年因花山法皇一千年忌复兴的西国巡礼,从2008年到2010年间,进行了西国三十三所所有的巡礼寺庙本尊佛像的“结缘开账”。因此,三室户寺本尊千手观音像在2009年10月1日-11月30日公开,这是据前次公开(1925年)以来相隔84年的公开。

寺院配置 编辑

 
三重塔
 
与楽园(11月、池泉回游式庭园红叶狩)
  • 本堂
文化11年(1814年)重建双层歇山顶的庄严建筑,安放了秘佛千手观音像。
  • 阿弥陀堂
原来是 亲鸾父亲日野有范的坟墓,亲鸾的女儿觉信尼整修了祖父的坟墓,并在上方建立一个阿弥陀堂,以供养他。
  • 三重塔
元禄17年(1704年)建立总高16米的 三重塔,原先属于兵库县佐用郡三日月村(现佐用町)高藏寺,在明治43年(1910年),三室户寺买下塔,移设在参道西方的山丘上。之后则移到现在所在地(钟楼的东边)。[4]
  • 十八神社
  • 庭园“与楽园”
拥有5000坪的广大面积,由枯山水、池泉、广庭所组成。 在5月会盛开2万株的杜鹃花、一千株的常绿杜鹃;6月则有1万颗的 绣球花,7个月是莲花,接着是秋天赏的名胜景点。 近年才整顿了庭园。

文化资产 编辑

重要文化资产 编辑

 
十八神社本殿
  • 木造阿弥陀如来和两胁侍坐像-平安时代后期定朝样式。两胁侍坐像和 三千院的阿弥陀三尊的胁侍像一样,都是跪坐的姿势。
  • 木造释迦牟尼佛像-平安时代后期。模仿嵯峨清凉寺 的本尊佛像《清凉寺式释迦如来像》最古老的文物。
  • 木造毗沙门天立像-平安时代后期。
  • 十八神社本殿(所有者是十八神社)-三间社流造长享元年(1487年)建立。

其他 编辑

  • 千手观音立像(本尊)

御咏歌 编辑

夜もすがら 
月を三室戸 
わけゆけば 
宇治の川瀬に 
立つは白波

周边 编辑

  • 宇治市源氏物语博物馆
  • 放生院
  • 宇治上神社, 宇治神社
  • 兴圣寺

脚注 编辑

  1. ^ 附近的车站名读作“みむろど”,但寺院名读作“みむろとじ”。
  2. ^ 伊丹光恭、水野克比古‘京の古寺から 7 三室戸寺’、淡交社、1995
  3. ^ 赖富本宏“西国三十三所巡りと観音信仰について”、特别展図录‘西国三十三所観音 霊场の祈りと美’所収
  4. ^ ‘仏塔巡礼 西国编’ P.42 - 长谷川周 〔ISBN 4487795966

参考文献 编辑

  • ‘日本历史地名大系 京都府の地名’、平凡社
  • 伊丹光恭、水野克比古‘京の古寺から 7 三室戸寺’、淡交社、1995
  • 毎日新闻社编・発行‘仏像めぐりの旅 5 京都(洛北・洛西・洛南)’、1993
  • 长谷川周‘仏塔巡礼 西国编’、东京书籍、2000
  • 奈良国立博物馆・NHKプラネット近畿编‘西国三十三所観音 霊场の祈りと美’(特别展図录)、発行:奈良国立博物馆、名古屋市博物馆、NHKプラネット近畿、NHKサービスセンター、2008(解说执笔は赖富本宏、清水健ほか)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