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應添(布農族語:Ising dangan[1] ,1903年8月20日—1957年5月4日),出生於新竹州竹南郡南庄北獅里的興字獅頭驛3番地 ,信仰基督教

黃應添
Ising dangan
出生(1903-08-20)1903年8月20日
 日本新竹州竹南郡南庄北獅里的興字獅頭驛3番地
逝世1957年5月4日(1957歲—05—04)(53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
母校日本岩手大學
职业醫生、關山區建設委員會衛生組長、區署總務課長
配偶蔡月妹、廖濺、佐藤ソヨ
儿女子:黃德全、黃義傑、黃世光; 女:黃梅鶯、黃蘭鶯、黃琴惠、黃愛淑、黃琴雅、黃美惠、黃純惠

生平介紹 编辑

求學過程 编辑

年幼時家中貧苦,並未準時入學僅能負責家中勞務活動,包含牧牛與打柴。直至大正2年(1913),經過父母的再三懇求,進入南庄公學校就讀。由於當時住居距離公學校過遠,每天必須花費數小時沿著南河步行至公學校上課。

大正8年(1919),黃應添自公學校畢業,在學期間的表現優良。然而因為家中經濟狀況難以負荷繼續就學,因而再次面對到輟學的情境。

大正10年(1921),家中再次籌措資金供黃應添上學,並於兩年後(1923)畢業於頭分公學校,並應屆考上台北師範學校本科就讀。昭和三年(1928),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返鄉回南庄公學校任教。

昭和6年(1931)赴日本留學,進入岩手大學專門部就讀。昭和12年(1937)修畢後回台,並於南庄擔任公醫

民國36年(1947),岩手大學醫科大學教授來台造訪,並特此前往關山將博士學位證書頒發給黃應添 [2]

從醫之路 编辑

昭和12年,來自獅潭庄的基督教長老教會傳道士蘇阿均前來拜訪黃應添,並針對里壠地區的醫生嚴重不足,希望其可以來台東地區協助醫療。昭和13年10月(1938),黃應添便辭退南庄公醫的職務,並舉家遷往台東關山行醫 。

神應醫院的設立 编辑

關山庄役場東北側占地450坪的舊旅館改建,並設立了設立神應醫院,主要以外科門診為主。由於年幼家境頻,因此對於病患關心有加,導致神應醫院的求診人數絡繹不絕,成為當時僅次於神田全次高阿榮的名醫。

在1945年國民政府遷台後,翌年關山署成立,以邱清吉為區長。邱區長邀請黃應添出任區署總務課長與關山區建設委員會衛生組長。然而由於志趣不符,最終在擔任3個月公職後選擇辭任,專心回歸醫師本業。

民國38年(1949),國軍4666附二部隊進駐關山地區,有鑑於戰爭方結束導致傷兵眾多,黃應添免費的為其治療傷病。除此之外,在下班時間也著手培育軍醫看護之能力,教授簡單的醫療技術,並使部隊在後山里壠休養生息[3]

傳遞福音 编辑

昭和16年(1941),黃應添購買了教會用之木材,將其奉獻給教會以興建教堂之用。

民國37年(1948),黃應添協助胡文池牧師對山地布農族人地區佈道。然而胡文池牧師先對於布農族不熟悉,因此黃醫師聘請了受良好教育的布農族警察木下指導布農族語[4]

黃應添醫師除了進行醫治外,在宣傳基督教福音上也是不遺餘力。他所在的神應醫院乃是講道的最佳地點,醫院中設立10餘坪的病房作為佈道所,使得布農族的基督教信仰人數明顯上升。為了吸引更多人接受福音,黃應添醫師通過「拿藥半價」與「免費中餐」使參加禮拜為更具有吸引力[5]

民國45年(1956),布農族崁頂部落認為前往神應醫院的路途過遠,因此決議在當地部落中興建禮拜堂,稱之為關山里壠基督教會獻堂[6]

晚年 编辑

民國45年,有鑑於長期的醫療工作,且必須維繫一小時路程外的水田農作,日夜操勞的狀況使得身體狀況日益下滑。為此其家人希望可以遷離關山,修養生息。民國46年將原先的神應醫院從關山遷至台東街,然而每日求診人數卻並未減少,且黃醫師必須要親自操刀病患之手術,相較於關山也更加的忙碌。同年5月4日,黃應添應為腦溢血逝世,享年56歲[7]

評價與榮譽 编辑

時任總統蔣中正於民國40年(1951)頒布褒獎令:「黃應添敬軍愛民,為國家犧牲奉獻不遺餘力。藩應添及其眷屬居家或外出,軍警應妥加護佑」 。

里壠鎮長吳光亮:「知有黃應添,獨資於關山鎮設立神應醫院,對地方駐軍與及貧苦患者悉免費醫治,且醫術精湛,經其割治盲腸及其他疾病而治癒之國軍戰友不下二千餘人,充分表現敬軍愛民之精神」 。

時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時任中華民國監察院院長于右任、時任行政院院長陳誠皆曾贈送匾額以致謝意 [8]

家庭 编辑

父親名為黃克食,母親的名字為李娣妹,一共生下六個子女,其中黃應添為長子 。

大正14年(1925)娶南庄的蔡月妹為妻子,婚後4年逝世,育有一女黃梅鶯。

昭和4年(1929)娶台中州大屯郡西屯庄廖來枝四女廖濺,育有一子黃德全、一女黃蘭鶯。

昭和10年(1935)娶青森縣三戶郡八日町佐藤又次郎二女佐藤ソヨ,育有五女黃琴惠、黃愛淑、黃琴雅、黃美惠、黃純惠:二子黃義傑、黃世光[9]

著作[10] 编辑

  • 《組織學》
  • 《細胞學》
  • 《圖解助產學》
  • 《蟲樣突起圖解手術學》
  • 《吐糞症圖解手術學》
  • 《腎臟摘出學》
  • 《胃切除學》
  • 《疝氣手術學》
  • 《四肢切斷術》
  • 《兒脣手術學》
  • 《包皮手術學》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宋紀嫻.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布農中會崁頂教會歷史沿革與現況(戰後1947年至2006年). 台南: 台南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 2007: 22. 
  2. ^ 施添福. 臺東縣史人物篇. 台東縣台東市: 台東縣政府. 2001: 278-279 [2024-04-24]. 
  3. ^ 施添福. 臺東縣史人物篇. 台東縣台東市: 台東縣政府. 2001: 278-279 [2024-04-24]. 
  4. ^ 胡文池. 憶往事看神能(新增訂版). 台北: 人光出版社. 1997年7月: 79-88. 
  5. ^ 宋紀嫻.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布農中會崁頂教會歷史沿革與現況(戰後1947年至2006年). 台南: 台南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 2007: 20. 
  6.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部中會. 關山教會簡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部中會. [2024-04-24]. 
  7. ^ 施添福. 臺東縣史人物篇. 台東縣台東市: 台東縣政府. 2001: 279-280 [2024-04-24]. 
  8. ^ 施添福. 臺東縣史人物篇. 台東縣台東市: 台東縣政府. 2001: 279 [2024-04-24]. 
  9. ^ 施添福. 臺東縣史人物篇. 台東縣台東市: 台東縣政府. 2001: 280 [2024-04-24]. 
  10. ^ 吳桐. 《台灣醫師名鑑》. 臺中市中正路106號: 乾記印書局. 1954年: 312.